范文写作大全

2008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fanwen
  二、推行扎实、精细的备考策略,全方位提高备考实效

  经过多年的备考实践、总结和提升,我校在高考备考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

  1、打好双基,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如何才能抓好基础,培养能力,是高考复习中师生要把握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要抓知识的系统性、复习的针对性、操作的具体性和有效性,把那些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分值相对较高的知识点作为重点、热点,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使之不断得到强化训练,综合提高,突出重点。从具体操作上讲,我们研究热点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研究《考试说明》,研究它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二是研究高考试卷,研究每一项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反映。如果孤立地看某一年的高考试卷也看不出太多的道道来,但把近几年的试卷放在一起研究,就可以看出各部分知识点在命题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三是研究学生答题状况,师生共同建立错题档案,分析其主要得失及形成原因,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题技巧,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做到不随意拓宽加深,摆脱题海,避免陷入偏、难、怪的歧途。

  2、立足常规,抓好分层次教学

  本届高三,我们对各种分层教学要求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并以“精细培养”为要点,对高三教学班的授课情况及学生成绩进行跟踪和检查,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培养”是本届备考的新策略之一。尖子班增加了对尖子生弱科的家教式课外辅导,使尖子生优势科目更强,弱科也不弱。对临界学生侧重加强其弱科的学习,让学生及时补上“缺腿科目”。对文科班数学差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并个别进行家教式辅导。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富有成效的备考策略。

  3、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果对于成套的模拟题,不分质量的高低,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水平实际,不结合自己的整体复习备考方案,便铺天盖地全部发给学生做,虽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这些能力没有形成具有预见性与针对性的合力,学生做得烦,教师改得腻,备考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怎样才能走出这种误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难度要适宜,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教师要善于下“海”选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教师要探究变式,追求试题的新颖性。所选习题要有梯度、设置障碍,设置问题的新情境,从训练中提高接受新信息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讲评时要讲究试题的实效性,不限于就题论题,而是就题抓考点知识,启迪解题思路,揭示解题规律,点拨解题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使学生真正一题一得、一题多得、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4、综合科目,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综合科目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综合科成绩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综合素质,更能体现一所学校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针对综合科部分学生偏科现象,科任教师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反馈信息,调整计划,改进措施。按照学科进行扬长补弱,强化提高,使之各科均衡发展。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生物科教师冉志斌等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主干、重点知识的网络框架,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将跨章节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构建专题,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育种专题”等,这种复习模式对培养学生构建“知识链”,编织“知识网”,进行有机综合知识迁移,分析能力的提高十分有效。地理科教师王丽虹等在组织复习中注重抓热点,如“南方雪灾”、“嫦娥奔月”,节能减排,粮食生产等作为复习材料,探求命题的突破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政治科教师马刚等在组织学生复习中,注重训练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四种能力”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解题技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措施得当,从“一模”、“二模”到高考,学生综合科成绩与同类学校相比有明显进步,成为普通生源学校提升高考成绩的一大亮点。

  三、凝心凝力,构建团结战斗的和谐整体

  令人欣慰的是,高三年级组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更是一个极富战斗力的集体。在备考过程中,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了各科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不论是学业精深的老教师,还是年富力强的教学中坚,抑或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都能各尽所长,竭尽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个精诚团结、荣辱与共、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合力群体。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我们这个年级的一大特色。首先是班主任队伍的团结。三年来,班主任精诚团结,齐抓共管,保证了班级的稳定和年级的正常教学秩序。其次,各备课组的团结协作。备课组依据高考的特点和要求,加强集体备考研究,注重分工合作,打整体战,有不少教师置家庭和个人的困难于不顾,一心扑在教学上,尽管工作很忙,压力很大,但他们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碰到问题,遇到困难,得到经验,都坦诚地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各科教学进度、练习题量、考试次数都得到科学的安排和调控,使整个备考工作有条不紊。

  我校2008届高三的高考备考工作,是近年来较系统、较周密、较有新意的一年,也是较有成效的一年。无庸讳言,在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留下了不少遗憾,如尖子生数量不多,个别尖子生在高考中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做到位,尽管我们也给学生讲了应试心理和技巧,但个别学生在高考中还是高度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我们之所以能在强校林立,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这是全体西中师生三年努力的结果,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当然,高考备考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新的一年高考备考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争取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西吉中学
                              赵炳庭执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