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解决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耽误不起工夫”超审限办案的问题。立足农村和群众实际情况,法庭实行了急案申请制度、审限警示制度;对于老人、残疾人、儿童、外地人提起的诉讼,政策性、季节性强的涉农、坑农、害农案件等实行急案急办,无特殊情况一个月内审结。去年以来,我们法庭共受理审结此类案件85件,接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镜匾4块,表扬感谢信7封。
3、完善民事调解网络,将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该庭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案,即庭前调解、庭审调解和庭后调解。近两年该庭结案1200件,调解840件,占全部结案数的70%;调解案件中自觉履行的占78%,调解案件无一件引起申诉上访。通过加强调解工作,有效避免了当事人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法官的对立情绪,保证了案件的质量,也大大缩短了审理的时限,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践行“三个代表”,情系人民大众
我们法庭庭长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发挥业务职能维护群众利益,我们责无旁贷”。多年来,该庭及时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审理好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审理好坑农、害农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的“三假案件”,审理好农民集体诉讼案件。2001年以来,共受理56起涉及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和13起“三假”坑农害农案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近两年来,先后为8家企业清理收回拖欠贷款及标的物折款270万元,帮助企业和43个欠款户签订了还款协议,涉及标的额96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实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实施帮扶工程,密切联系群众。实施了法庭联系村、法官联系户的帮扶工程,对帮扶对象采取帮助麦收、秋收、秋种,搞好司法服务,帮助脱贫致富等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在近期的非典防治工作中,庭长我们同志亲自带领全庭干警深入到所包我们村,给所包村带去500元的“三夏”慰问金,给所包的12户群众送去食用油、面粉和麦收救助款100元。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该庭共向帮扶村捐款3000元,向帮扶户和帮扶学生捐款1200元,提供致富信息30余条。
聚焦社会热点,依法做好维权。目前在广大农村,许多老人因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精神保障,而被迫将不孝子女告上公堂。针对赡养案件的原告大都年老体弱,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我们法庭从各方面为老年当事人提供方便,所受理的赡养案件全部免收案件受理费,并通过采取到当事人单位就地开庭和适时跟踪办理的办法,将案件审理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积极宣传《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给弱势老人撑了腰,也教育了一批年青人。通过这些措施,有98%的赡养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有力维护了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使弱势老人有了靠山,辖区内的赡养纠纷案逐年下降,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