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领导同志们:
我于**年3月被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任命为区人事局局长,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任职以来,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尤其是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兴工富区”战略,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与时俱进抓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途径,切实做到了“三个坚持”:即一是坚持向书本学习。认认真真学习政治理论。任职以来,我带头参加局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等政治理论。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后,我们虽然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学对象,但我仍然本着“早学习、早领会、早落实”的原则,狠抓了先进性教育相关精神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处理企业军转干部待遇落实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认真真学习时事政策,基本做到了每天的文件必阅,每天的新闻必看,每天的报纸必读。特别是对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我都仔细研读,熟记于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出台文件多,政策要求细,我都反复进行学习,融会贯通,直到把政策掌握为止;认认真真学业务。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性强,程序严格,为了使自己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我先后学习了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汇编、编制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学业务竞赛活动,聘请有关专家到区里举办《公务员法》知识讲座,切实做到人人学习业务,个个精通业务。通过向书本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知识源泉。二是坚持向实践学习。我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区政府机构改革,还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我都始终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拿出具体详实的方案,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带头深入联系点开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推广了全区人事、编制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好经验、好作法。三是坚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到人事局工作后,我十分注重向身边“老人事、老政工”干部学习,坚持利用空闲时间通过互联网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不断增强执行和运用人事政策法规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我在较短时间进入了角色,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聚精会神干事业,不断创新工作局面
任职以来,我始终坚持“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和“事在人为、人在有志、志在奋斗”的精神,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力争以最好的工作成效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改革一是围绕“精减、统一、效能”目标,积极推进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根据省、市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2004年10月基本完成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机关改革工作任务;在今年上半年开始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我多次带队深入各镇的每一个站所,实打实征求意见,及时摸清基层情况,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组织改革试点,整个改革工作可望在年底前完成。二是突出“规范、高效”,扎实推进了区政府机构改革。根据省市改革方案,分别组建了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对计生局、招商局、经贸局、农林局进行了更名,将安监局调整为视同政府部门管理机构,重新核定“三定”方案,规范了职能,调配好了人事,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三是围绕“竞争搞活”,开展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在**石中学进行了“以岗为本、凭绩定薪”的工资分配新体系试点,较好地发挥了工资的激励约束作用,我区的试点工作得到了市人事局的肯定,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要把**建成名符其实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在工作中我始终围绕如何优化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服务“兴工富区”战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狠抓了四大创新:一是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在广泛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区“152人才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和《**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讨论稿)》,并且结合**实际出台了人才引进资金管理办法、民营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分层次管理培养各类人才。通过积极努力,促成区政府建立了优秀科技人才及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基金和20万元的人才开发基金,对民营企业引进硕士以上或副高职称以上优秀人才的,给予专项奖励。二是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打破过去人才国有情结,拓宽人才服务领域,大力开展企业人才代培、代管,主动上门为区内“春生化工”等民营企业提供免费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等服务,受到业主和企业人才的广泛好评。三是创新人才引进理念,围绕“不求全才、但求特长,不求高专、但求适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立足区情,大力引进“候鸟型”、“周末型”人才,一方面结合中省企业多的特点建立专家库,另一方面积极向区政府建议,促成了武汉大学、深圳格林美集团、中科院丁虹等14名专家担任政府科技顾问,实现了“格林美”集团、“光邦龙源”公司、“日月”油脂集团等8家规模企业同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粮油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或定期合作关系,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四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狠抓了现有的“三支队伍”的培训、培养。近年来,通过送出去培训、选下去锻炼,推到经济一线培养,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公务员队伍的实践工作能力;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了以“学计算机知识、学法律、学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学”活动;配合宣传部开展了干部考学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增强。
(三)不折不扣地抓好人事管理一是狠抓了机构改革遗留问题的处理。为区政府当好参谋,拿出了一系列的处理办法,及时办理了部分分流人员的相关手续,协调解决了一些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对一些因买断工龄和欠个人工资的情况也正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二是坚定不移地落实财政供养系数控制目标规划。按照省、市确定的编制总体控制目标及《**区2003-2005年财政供养系数目标规划》的具体要求,严格控制各单位进编进人,确保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零增长”。目前,我区财政供养系数已由2003年末的1.19%降到了现在的1.07%,提前控制在市编委核定的**区2005年末财政供养系数在1.1%的目标之内;三是狠抓了人事编制日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了一人一卡编制管理办法,严格坚持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凡进必考”制度,对新进的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四)千方百计地抓好招商引资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始终没有放松过招商引资工作。两年来,我们先后引进“日月”油脂、鑫珑汽配、明凯塑料等企业,总引资产1200余万元,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今年我们又已成功引进总投资420万元的“荆淮吹塑厂”项目到我区投资生产,并与荆门市保堂农资有限公司签定了投资协议书,引资5000万元兴建植物工厂化育苗配套设施的开发与生产项目。该公司2005年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年内可望建成投产。在招商的同时,我们还做到“亲商、稳商”。两年来,根据企业需求,先后到各引进、包联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10多起,受到了企业主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五)扎扎实实地抓好稳定工作**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接二连三地推行了多轮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分流人员多,遗留问题多。作为政府负责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来访的群众比较多,对每一宗来信来访,我都本着耐心负责、热情依法的原则,在深入了解实情,综合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调解、解释工作到位,务求化解矛盾,妥善处理问题,让基层群众和单位满意,对改革遗留问题建议政府成立了5个机构改革遗留问题处理工作专班,逐步解决了部分遗留问题。根据市、区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和维稳工作需要,牵头成立了处理企业军转干部信访问题工作专班,与企业军转干部建立了长期联系和沟通机制,确保了两年内无一名企业军转干部越级上访,受到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与此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两年来,我们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3件。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出初步解决方案,提交区编委讨论通过后及时进行了办理,并按照办理有关规定,采取上门走访、请进来座谈等方式同人大代表进行了当面交流和回复,大家对我局的承办工作均表示满意,签字满意率达到100%。
三、结合实际抓整改,不断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评议过程中,部分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我提出了19项问题和建议,内容涉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机构改革遗留问题、干部职工津补贴、人事管理和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和建议,我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坚持做到未评先改,边评边改,对每一项整改事项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重点事项则由我亲自抓,加强督办,狠抓落实。目前,19项问题和建议已整改到位11项,还有8项正在整改。针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要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的建议,一是坚持“三个民主”,充分尊重民意。深入到镇每一个站所,与234名改革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并回收问卷调查表143份多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将省市文件装订成册,下发各单位,把政策交给改革对象;对《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等改革文件以讨论稿形式下发到各基层站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二是做到“三个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即“所有改革文件、整个操作过程和改革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实现了“三个锁定”,确保公开公正。锁定各改革单位债权债务,锁定改革对象的身份、年龄、工龄,锁定每名改革对象的欠发工资,并进行张榜公示。四是搞好了“三个测算”,奠定改革基础。即对个人养老保险金、自愿买断金和近三年财政拨款金额进行全面测算,为改革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根据省市和区委统一安排,镇(街道)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目前正准备在团林城建所和麻城水利站进行试点,十月初全面铺开,年底前基本结束。
针对“要对所有机构改革遗留问题全面梳理,妥善进行处理”的建议,我们安排专人对遗留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分类,形成书面材料向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汇报,区委、区政府已决定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采取专班专人负责、限期完成的方式分期分批地进行解决。我们人事局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和督办力度,确保各项问题能得到较好落实。针对“进人上把关不严、参谋不够、沟通不好”的问题,作为区政府的人事主管部门,我们将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迅速拟定全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人事调配政策性文件,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进一步规范人员调配工作程序,协助领导把好进人关,并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坚持做到“事先征求意见,事后交换看法”,加大与基层单位沟通力度。针对“人事工作力量不够,办事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不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问题,我们已拿出了具体的整改方案,将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抓学习,在局机关广泛开展“懂二至四门、精一至二门”的“学理论、学业务”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坚持抓教育,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待人接物六个一工作规范”,推行“服务承诺制”和“服务质效评议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坚持抓管理,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无缺位工作制”和“限时工作责任制”,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潜力,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力争达到“让领导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的目标。
四、率先垂范讲廉洁,不断树立良好形象
在廉政建设上,我恪守“清清白白做官,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信条,并始终坚持从自身抓起,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和亲属首先不做,真正守紧自己,管好亲属。一是管好自己。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守紧自己,抵制歪风。在车子、机子、筷子、孩子、票子、房子等问题上管好自己,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和党性锻炼,时刻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吃拿卡要,不行贿受贿,不贪污腐败,始终把“上级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尺度和标准,树立了人事部门良好的形象;二是管好班子。我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经常对班子及干部职工进行教育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重大事项,一律经班子讨论决定,不搞个人代替集体,不搞“一言堂”;坚持按规范办事,不滥用职权。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过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学习不够、工作效率不高、机构改革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深入基层不多,为基层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不多等方面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我们工作力度还不够,开拓精神还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抓好一个学习。继续狠抓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公务员法》的学习,在求广求深上下功夫,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二是推进两项改革。按照省市和区委、区政府要求,扎实推进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围绕**实际,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以新的人事管理办法,搞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三是完善三个服务。结合人事工作的特点,率先垂范,认真做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人才的工作,继续在机关推行首问责任制、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四是加强四个建设。主要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严肃人事工作纪律,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树立人事部门“公道正派、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人大代表,同志们,我虚心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恳请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人大代表继续关心、支持、帮助、监督我的工作,我将尽心尽职尽责的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