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镇几年来实施了“产业立镇,就业安民”的总体战略,并责成镇成人学校牵头,镇社保所、农办、企业发展办、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抓好农民转岗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面对农民就业转移这一新形势,新任务,镇成人学校在制定培训规划、年度计划的实施上,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本着实用性,灵活性的原则,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分期分批地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各种教育及技能培训。
一、基本情况
xx镇有1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人口18000人,是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国家级的综合实验示范镇,总占地面积42.3平方公里。现有入区企业68家,工农业总产值12.8亿元,人均纯收入7468元。目前有镇成人学校一所(是市级镇乡示范校),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村校16个,其中有15所通过了区级达标验收。
二、坚持成人教育紧贴经济办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多年来,我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为使镇成人学校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满足农民就业培训的需要,并与小城镇建设相适应,上年我镇在成人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20多万元,完成了校舍内外装修,线路改造,建成了较标准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室,配了部分新计算机,增添了办公设备,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共开展了文化.体育.娱乐.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比赛和咨询展览等教育活动40余次,开展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近30余期,举办农民现场就业洽谈会13期,有3200余人次参加现场就业洽谈会,共安置就业1100(含4050人员)余人次,使成人教育真正做到了紧贴经济办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为了提高农村党团员.干部及村民的政治法律素质,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强化干部廉政.勤政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农村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用公民道德纲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1.请区里的有关专家来校给村干部上“法规”和“怎样当好农村干部”课.使村干部达到真正的知法.懂法.依法.守法.勤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
2.带镇校电教设备利用村校场地,请镇司法部门和人大主席到村校给村民讲《土地法》.《合同法》及民主与集中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教育农民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力,用公民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通过放录像、光盘、现场教授指导和收看网络知识、开展其它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二)抓好绿色证书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
1、通过绿色证书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尽快实现增收致富。在区教委成职科和区科委的支持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每年约有50余人获得初级等级证书,截止到目前全镇共有800余人获得了绿色证书,这些人大部分在各村成了种养植(殖)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村镇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各级的作用。
2、抓好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为使农民摆脱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困境,引导其转入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及深加工生产上来,提高经济收入。我们坚持以科技推广项目为主,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在种植业方面,我们针对本镇的“万亩花生新品种引进培育及新技术推广工程”请了两位山东花生研究所的专家常年轮流在本镇授课,并以30亩的花生试验示范基地为实践课堂,指导种植花生的农户。经过近两年来的培训和现场指导,我镇的万亩花生新技术推广工程已基本形成,亩产量比原来增长75――110斤,1.1万亩花生按平均每亩增80斤计算,可增产88万斤,仅此一项农民可增收176万元。其它经济作物也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养殖业方面,我们针对养殖户技术掌握的实际,以奶牛.肉鸡饲养培训为龙头,随时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来校上课现场指导,目前奶牛,养鸡户已达535户。养殖业收入占一产比例达到58.6%,比原来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随着我小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入区企业迅速增长,为农民就业创造了很多机遇,农业结构的调整,又给农民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农民或是走出家门务工或在家里搞起了服务业,但事实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的头等大事。对此镇成人学校与镇社保科密切配合,对全镇剩余劳动力进行了细致摸底,分类建立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2003年初制定了北房镇三年农民就业培训规划和当年实施方案,成立了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农民就业培训”办公室,各村校设立了一名就业指导员,每50户设一名协办员。这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镇成人学校为中心的就业培训网络。
在培训思路上,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富裕农民为主线,以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为核心,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对农民进行观念转变和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及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办学方法上,我们利用现代电教手段,采取“上靠”.“横联”.“下幅射”的办学方式,在办学效益上,求真务实。
(一)拓宽培训渠道,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
农民要想致富就必须先解决就业观念问题,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激发他们吃苦耐劳,不等.不靠.不要,勇于进取的精神,才能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农民存在的时间观念淡薄,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一是利用镇村广播、报刊、及网络传播等形式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二是进行就业前培训:(1)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使农民真正懂得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机遇,失去时间就等于失去机遇。(2)进行“小钱积少成多,十元钱可当成大老板”的教育培训,教育农民不怕挣得少,只怕挣不来,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3)进行组织纪律观念培训,教育农民知道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组织观念,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生存。(4)进行《企业求职秘诀》.《求职的心里状态》等求职知识的培训,为农民就业应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利用行动咨询和身边的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做到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在干中自觉转变观念,更新意识。四是利用镇区企业招聘机会,让农民了解企业进行自我推荐,在双向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我价值,从中得到自我教育。
(二)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创造就业条件
为了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让其掌握一至两门就业本领,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企业人才需要一是开展定点.定向.定单式培训;二是镇里制定企业吸纳农民就业的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为保证学校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镇里每年保证20-30万元的培训资金拨放。
3.与区劳动局培训科协作,提供职业教师来源,联系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考核办证。
通过以上的措施保证,一年来,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开办了编织班(2期);计算机班(a班b班各1期);缝纫班(2期);叉铲车班(2期);烹饪班(1期);美容班(1期)养牛技术证书班(1期),参加人员多达990余人,经考试合格领到技术证书的680余人,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今年已开办了礼仪班第一期,畜牧班一期。目前还有美容班、叉车班、电工班300余名学员正在学习之中。
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这种培训贴近农民,快捷实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的学员拿到证书后感慨地说:“我们感谢政府和成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懂技术将来就不能生存,通过学习确实受益不小,我打心眼高兴”。
一年来,我镇成人学校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现代电教设备以“服务农民,帮民致富”为办学宗旨,办学效益较为显著,去年1人被市评为先进个人,镇成人学校也被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评为先进集体。
三、农民培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此项工作由镇成人学校和镇社保所等部门联合开展,基本形式是成人教育搭台,各部门唱戏,但成人教育一直没有正规的编制,面社保所人员又非常紧张。镇社保所编制6人,分别负责全镇的劳动监察、就业指导、农民培训;大病医疗统筹、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失业人员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民政、残联、老龄化管理。建议是否可以从现有的教师队伍超编人员中,选择优秀适用人材,补充到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中来,在人员构成上,最好能设一名校长,一名教学管理人员,一名电教专任教师和一名综合科教师,这样还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并可以做好对村级成人学校的管理和指导。
2、经费问题:各级政府对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这是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农民参加培训时全部免费,费用由各级政府承担,其中区财政负担培训费的60%,镇财政负担培训费的40%,同时镇政府还负责学校的建设,设备的更新,教学管理及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建议加大对乡镇农民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经费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是否可以考虑将区补的40%直接补到办学的乡镇,以调动各乡镇办农民就业培训班的积极性。
3、训与就业未能完全对接。除服装定制及编织班为定单式培训外,二、三产业的就业率为60%,尚有部分培训人员仍未实现完全对接。这个问题只能靠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使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渗透相结合,逐步拓宽富余劳动力培训内容。同时进一步提高富余劳动力培训层次,通过技术提升性培训、订单式培训、技术含量高的培训来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深挖岗位需求、提高培训就业率。
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广大农民对知道的渴望,都为我们今后的各种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民培训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信息网络系统,根据本镇实际需要,安排出收看目录,定时组织有关学员进行收看,并继续开展计算机培训。
2、成人学校直接录制一些与农民实际需要有关的专家教授讲课的内容,比如树莓的栽培种植技术等,利用电教投影仪巡回到各村校播放,组织农民收看,使农民不出村也能接受培训。
3、在抓好法律、法规、人口、环保健康知识.安全.文体,娱乐等教育活动的同时,侧重抓好职业技术证书、计算机、简单英语等方面的培训。
总之,一年来,我们按照企业的需求和农民的愿望,并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坚持“产业立镇,就业安民”的发展方针,各级开展帖近农民的各种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增收致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进一步拓宽工作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农民培训工作做得更好,为我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随着我小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入区企业迅速增长,为农民就业创造了很多机遇,农业结构的调整,又给农民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农民或是走出家门务工或在家里搞起了服务业,但事实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的头等大事。对此镇成人学校与镇社保科密切配合,对全镇剩余劳动力进行了细致摸底,分类建立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2003年初制定了北房镇三年农民就业培训规划和当年实施方案,成立了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农民就业培训”办公室,各村校设立了一名就业指导员,每50户设一名协办员。这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镇成人学校为中心的就业培训网络。
在培训思路上,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富裕农民为主线,以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为核心,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对农民进行观念转变和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及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办学方法上,我们利用现代电教手段,采取“上靠”.“横联”.“下幅射”的办学方式,在办学效益上,求真务实。
(一)拓宽培训渠道,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
农民要想致富就必须先解决就业观念问题,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激发他们吃苦耐劳,不等.不靠.不要,勇于进取的精神,才能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农民存在的时间观念淡薄,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一是利用镇村广播、报刊、及网络传播等形式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二是进行就业前培训:(1)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使农民真正懂得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机遇,失去时间就等于失去机遇。(2)进行“小钱积少成多,十元钱可当成大老板”的教育培训,教育农民不怕挣得少,只怕挣不来,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3)进行组织纪律观念培训,教育农民知道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组织观念,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生存。(4)进行《企业求职秘诀》.《求职的心里状态》等求职知识的培训,为农民就业应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利用行动咨询和身边的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做到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在干中自觉转变观念,更新意识。四是利用镇区企业招聘机会,让农民了解企业进行自我推荐,在双向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我价值,从中得到自我教育。
(二)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创造就业条件
为了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让其掌握一至两门就业本领,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企业人才需要一是开展定点.定向.定单式培训;二是镇里制定企业吸纳农民就业的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为保证学校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镇里每年保证20-30万元的培训资金拨放。
3.与区劳动局培训科协作,提供职业教师来源,联系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考核办证。
通过以上的措施保证,一年来,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开办了编织班(2期);计算机班(a班b班各1期);缝纫班(2期);叉铲车班(2期);烹饪班(1期);美容班(1期)养牛技术证书班(1期),参加人员多达990余人,经考试合格领到技术证书的680余人,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今年已开办了礼仪班第一期,畜牧班一期。目前还有美容班、叉车班、电工班300余名学员正在学习之中。
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这种培训贴近农民,快捷实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的学员拿到证书后感慨地说:“我们感谢政府和成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懂技术将来就不能生存,通过学习确实受益不小,我打心眼高兴”。
一年来,我镇成人学校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现代电教设备以“服务农民,帮民致富”为办学宗旨,办学效益较为显著,去年1人被市评为先进个人,镇成人学校也被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评为先进集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