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XX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07年工作汇报

fanwen

  2007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省人口计生委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定、提高、统筹”工作方针,围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五大任务,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紧扣年度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止,据人口计生统计报表显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6‰,低于省下达目标值(10.94‰)1.28个千分点;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高于省下达目标值(96.5%)1.56个百分点;村(居)民自治实现率为87.9%,高于省下达目标值(60%)27.9个百分点;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在去年基础上呈下降趋势。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继续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坚强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及时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提供坚强保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强调指出:人口计生工作非常重要,万万不可松懈。要切实做到工作标准不降低、工作力度不减弱。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市长袁周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对人口计生工作要真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牢固树立“国策用、国库保”意识,进一步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关心、爱护人口计生干部,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保障体系和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大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民生问题的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都专门明确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推动各项人口计生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建设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落实。

  连续出台重大举措:一是从2008年开始,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落实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年满40周岁的夫妇提前兑现奖励扶助金;二是由政府买单,从2008年开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三是对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满10年、年龄达到55周岁、已离开计生岗位的原村(居)计生专干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或一次性补助;四是市委、市政府每3年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一次;五是将开工建设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业务楼列入市政府2007年“十件实事”之一;六是市人大、市法制办开展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立法的前期调研。七是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创造条件。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市级投入计生事业费2974.56万元,人均达到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2元;县级计生事业费投入3114.31万元,人均投入达9.3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0.5元以上,流入人口计生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社会抚养费执行“乡收、县管、财政督促”,全年征收社抚费353.61万元,全额返还用于计生事业。中央转移支付资金7585.6万元,10%用于计生事业经费758.6万元,已及时拨到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账户的资金为721.6万元,下拨到乡(镇、办)资金为720.4万元。根据黔计生发〔2006〕3号文件精神,贵阳市的计生手术减免费按3∶3∶4的比例,已足额匹配到位。各区(市、县)加大投入,确保落实“关爱女孩奖”、提高村(居)计生专干报酬、为在岗临聘计生工作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所需经费。乌当区全区136个村(居)妇幼保健员的报酬从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小河区将村(居)计生专干报酬提高到每月600元,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参与计生工作的,每人每月加发100元补贴;清镇市将计生临聘人员的工资从600元提高到800元,在为其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办理失业保险(增加的工资及保险经费按市、乡财政1:1比例解决),

  (二)落实四个坚持,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

  1、坚持强化宣传教育,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营造新环境。中央《决定》和省《意见》下发后,市、县两级分别制定学习宣传方案,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使《决定》和《意见》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市人口计生局印发合订本6000多本,分发至市四大班子主要、分管领导和市直各部门、各区(县、市)、乡(镇、办)、村(居)社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便各级各部门组织学习。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与《贵阳日报》、贵阳电视台开办人口计生专栏专题节目,加大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力度,全年共发表122条(篇)。同时,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围绕宣传《决定》开展以“三新家园”、“温暖农民工”为主题的计生文艺节目巡演及慰问活动和“生育关怀行动”宣传活动、“五个100”工程宣传教育活动等。开展以11个区(市、县)县、乡两级组队参加的宣传《决定》知识竞赛。成立计生文艺小分队,常年深入乡(镇)、村(居)演出,使全市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经常化。在中秋节组织计生特殊家庭召开慰问茶话会,对特殊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二是抓提高党政领导和部门的认识。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分别邀请国家人口计生委金小桃司长、张春生副司长,南京人口学院孙晓明、王承宽副院长和陶勃教授,省人口计生委曾祥权主任、廖昌晖副主任到筑,开展“专家谈中央《决定》”和“省计生委领导谈省《意见》”专题讲座,对市级分管党政领导、市直部门和县、乡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人口计生局长、计生办主任(科长)共计2000多人次进行培训,解读中央《决定》和省《意见》,提高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解,更加注重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新上任的区(市、县)分管领导、人口计生局局长到南京人口学院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新理念。三是深化人口计生系统的认识,牢固树立大人口观。市人口计生局组织大规模的全员培训活动,通过会议、举办培训班、开展学习竞赛、计生技术比武等多种方式,共计培训3000多人次,全系统人员基本能全面掌握中央《决定》和省《意见》精神实质。

  2、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管理。一是召开全市人口计生依法行政暨信访工作会议,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总结推广了开阳县依法行政、清镇市社抚费征收、白云区信访工作等经验,推进了法制进步。二是协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口计生委开展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立法调研。认真做好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的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市人大列入立法范畴,目前,市人大、市法制办已开展前期立法调研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围绕“一法三规一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和《贵阳市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规定》,既注重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宣传教育,也注重对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奠定法律基础。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公示制、信访接待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依法治理,依章办事。明确要求并协调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配备1名法律专业毕业本科生,政策法规工作人员必须是国家正式干部。目前,云岩区、花溪区人员已到位。市、各区(市、县)与法制部门联合对769名人口计生干部进行执法证培训,并颁(换)发《行政执法证》。五是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为民维权。各级司法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建立司法援助制度,司法部门派出1名律师作为人口计生法律顾问,在市、县、乡三级设立法律援助电话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搭建人口计生、司法部门联合维权平台。同时,坚持在市、县两级设立政策法规和信访工作机构,公布政策法规咨询电话,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和行政复议工作。建立案件主办人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诿现象,畅通维权渠道。六是严厉打击违法生育和破坏计划生育管理秩序的当事人。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试点工作。全市共申请强执征收241件,法院立案123件,强制执行78户(其中拘留9人),征收社抚费62万元。认真查处违法生育案件,全市查处168件。按照省人口计生委部署,开展名人、富人超生排查工作,确保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七是做好信访工作。坚持信访分级办理原则,推行案件主办人负责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全市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5293件,立案168件,结案168件,结案率100%。市、县、乡三级无因来信来访不作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无越级上访,无到省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

  3、坚持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夯实基层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自治网络。加强村(居)班子建设,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居)两委和村(居)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健全计生协会组织。继续全面推行“有事找计生、办事你放心”服务模式,对计生户实行“一卡通”,解民情、帮民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大力推广以“协会联谊自治”为主的村(居)民自治模式。利用协会户联管理流动人口,通过联户小组长和联户成员的督促,外出妇检对象主动寄回妇检证,流出人员主动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流出人口政策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发挥协会优势,开展“六进家”活动,提高自治能力。在全市发动协会会员,开展以政策法规宣传进家,生育关怀服务进家,利益导向落实进家,整合资源富民进家,发挥协会优势进家,参与“三新”(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建设进家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家”活动,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4、坚持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实现少生快富。全市奖励扶助政策知晓率达100%。发放满意度达100%。一是认真落实“关爱女孩奖”。全市共兑现8078人,发放奖励金121.17万元。二是认真开展“少生快富”试点工作。少生快富试点单位修文县共发放22名放弃二孩生育家庭奖励金8.4万元。开展特殊困难家庭救助15人,兑现1.44万元。三是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一方面,切实做好国家、省奖励扶助工作。认真做好国家奖励扶助目标人群确认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认真开展目标人群的审核,确保奖励扶助目标人群的确认质量,共发放748名对象奖励扶助金48.12万元;另一方面,认真开展我市自筹资金开展的奖励扶助工作。我市自筹资金开展的奖励扶助兑现132人(1933年以前出生的和女满55周岁提前兑现的),兑现8.45万元。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22835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兑现参合补助经费22.835万元;按筑人领字〔2004〕7号文件的要求,准确统计独生子女或父母死亡、独生子女伤残及手术并发症人员名单。父母死亡38户,兑现7.6万元。子女死亡3户,兑现1.5万元。子女伤残2户,兑现0.9万元。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放生活补助兑现6人,兑现资金0.36万元。四是继续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2007年度共投入“三结合”帮扶资金253.57万元,帮扶计生户21553户,有4548户在年度内解决温饱。五是广泛开展慰问贫困计生户、农民工和“三下乡”活动。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民送温暖,发放慰问金额5万余元。

  (三)搞好四项建设,切实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1、加快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基本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围绕“20字方针”,大力实施综合改革,基本建立领导决策、财政投入、队伍建设、依法管理、群众自治、综合治理和少生与优生、与保障、与健康、与快富相结合等10大机制。被列入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建设重点突破一类县的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开阳县、修文县8个区(县),已通过省新机制建设专项评估。二是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百村试点”活动。积极做好修文县龙场镇中哨村的省级示范点和乌当区猪场村、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省人口计生委示范点工作。发挥各地协会职能,帮助群众尤其是计生户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收集各地协会致富信息,发布给广大各级协会组织,为育龄群众提供无偿服务。

  2、深化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优质服务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1)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硬件建设。积极打造全省乃至西南地区一流的计生技术服务阵地,加大硬件投入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市政府投入3800万元在金阳新区新建1.3万平方米的市级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教育中心,努力打造集出生缺陷干预、生殖健康服务、家庭保健、青少年性健康咨询、预防艾滋病为一体的计生优质服务阵地。该项目已列入今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南明区投入2000万元立项新建区计生服务站和妇幼保健站,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选址。市人口计生局投资56万元与有关部门联合新建187个村级综合楼(内设40平方米计生室),并投入20余万元为村计生室配备办公用品。市、县各投入150万元配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法定技术设备和“三大工程”必须设备。开发运用计生技术服务信息软件,计生技术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2)继续开展创建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云岩区、乌当区、小河区巩固提升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水平,花溪区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南明区、白云区、开阳县巩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清镇市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息烽县、修文县巩固省级优质合格县。

  (3)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历提升和实践锻炼培训。一是充实基层计生技术服务人员。息烽县、开阳县、花溪区、乌当区等区县从医学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员和面向全省公开招聘有职称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到县、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解决技术人员资质和服务技能问题。息烽县从医院抽调5名、选派8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5名,乌当区选拔、招聘有职称的15名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到县、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目前,全市有技术服务及管理人员698人,其中技术服务人员647人,占92.7%,有资质的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达85%(其中县级91.9%,乡级79%),保证了每个乡级计生服务站有1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同时,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培训,千方百计为技术服务人员参考提供方便;组织全市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市医学会举办的各类考试;二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先后举办药具培训班、B超培训班二期,有30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培训。继续选送人员到上级计生、医疗机构进修培训。市级进修学习20余人,县级为基层培训42人。三是引入ISO9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试点项目,在清镇市、花溪区、白云区、息烽县4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中心)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工作。目前,清镇市、花溪区计生服务站(中心)通过ISO9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四是积极引入“玛丽斯特普”理念,组织区(市、县)计生局长、计生服务站站长参加省新理念培训班培训学习,市局出台了实施方案,市县层层对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咨询服务能力建设。五是连续10年召开全市计生科技研讨年会,总结、交流、推广技术服务经验。

  (4)进一步强化规范服务。各级人口计生服务机构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编制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形象规范手册要求,完成标识、标牌、服装的制作工作。同时按照省优质服务县站及优质服务乡站要求,切实抓好规范管理,目前,所有县级计生服务站均达省一级县站标准,80%的乡站达省级优质服务乡站标准。并在交通方便、经济相对发达、人群相对集中的花溪区青岩镇、乌当区羊昌镇等17个乡镇建设技术力量强、辐射面宽、方便群众的中心服务站。

  (5)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三大工程”的规范实施。围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全面实施“三大工程”,满足育龄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群众对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的知晓率达90%以上;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达90%以上。全面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引导育龄群众选择长效、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扎实推进计划生育药具综合改革,切实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免费提供服务项目,促进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提高了避孕节育的及时率和有效率,全市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率达100%,避孕措施及时率达98%,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稳定在90%左右,非意愿妊娠大幅度降低。深入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深入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针对妇科病发病率高的实际,每年坚持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结合实际对患病的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临床证明有效的、价廉适用的药物规范治疗;建立转诊和跟踪服务制度,将患病妇女介绍到有执业资质的县计生服务站和有关医疗单位进一步检查治疗,并加强随访工作。建立健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市人口计生局与贵阳退休医师医院、贵阳乳腺疾病医院、贵阳现代女子医院联合深入区、县为群众办实事,开展生殖健康检查,为患病的妇女减免检查费、治疗费近1000万元,常住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率达98%以上,指导就医或转诊达60%以上。同时,按《贵阳市已婚育龄妇女随访制度》,针对不同的已婚育龄妇女对象,明确不同的访视时间及内容,由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定期上门访视,提供个性化服务,变群众接受管理为为群众提供全程服务,把优质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在全市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系统继续开通24小时少女意外妊娠求助热线,免费为455名少女提供终止妊娠服务,为538名少女提供相关咨询,给意外妊娠的少女更多的社会帮助。

  (6)深层次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出生缺陷干预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宣传品入户率达70%以上,一级干预科普知识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以上。同时,在区(市、县)计生技术服务站开展二级干预(利用B超进行物理诊断,在产前检出无脑儿、脊柱裂及胎儿体表畸形等)。二是开展神经管畸形预防,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干预。各级加大经费投入,为家庭困难的群众减免TORCH监测和补充叶酸、福施福经费,使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完成出生缺陷干预36409例(营养素补充31362例,技术干预达23651例)。修文县、息烽县技术干预达计划出生人口的35%以上、云岩区、小河区、乌当区、南明区、花溪区、白云区、开阳县、清镇市等达计划出生人口的40%以上。三是完善市、县两级优生实验室。同时,将中心乡镇站的优生实验室纳入规划和建设。同时,加大配备、培训优生遗传技术服务人员的力度,县站有三名以上、乡镇站有一名以上优生遗传技术服务人员。四是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做好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对2003年10月1日以后出生人口全部建卡进行监测。五是在全市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回顾性评估工作。出生缺陷率由2003年基线调查时的17.08‰下降到目前的10.33‰,说明我市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六是扎实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乌当区、小河区儿童早期教育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主任李春敏以及8省市的150多名代表的充分肯定。各区(市、县)选择经济基础、基层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办)开展试点工作。

  (7)进一步加强整合县的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各级技术服务人员的职责,提高住院分娩率,特别是提高高危筛查率,杜绝和减少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破伤风发病率都有所下降;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避孕措施及时率及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有所上升。

  (8)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利用比较健全的管理服务网络体系,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并在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和上门随访时,将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艾滋病的预防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自己,远离危险行为。推行“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在宾馆、娱乐场所和大专院校、街道设置安全套自动领取箱,免费向群众提供安全套,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3、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全面应用《村级人口计生综合信息系统》、《信息通》等人口计生应用软件,基本建立准确、完整的人口计生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录入真实率、准确率和完整率达95%以上。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为99.86%。市、县两级能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收发文件。在南明、云岩、小河、乌当、花溪、清镇、开阳、息烽、修文八区(市、县)的县级及部分乡镇开展科技技术服务软件试点应用,依托PIS数据库,在南明、云岩等8个区(市、县)全面应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市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和反馈。与遵义市实现流动人口交换反馈。截止9月底,各区县上传流动人口流入、流出信息5万余条,收到反馈信息1万余条。其中与遵义市实现流动人口省内交换反馈,核实遵义地区流入我市人口信息300多条,为我市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相关信息,更好地做到两地协作提供保障。投入经费86万元,按照国家B类标准建设市人口计生局金阳涉密机房,机房面积达120平方米,集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整体性、安全性于一体,在省、市计生系统中属一流机房,解决市、县枢纽汇集问题。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口计生队伍整体素质。各级牢固树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思想,开展平时业务培训、岗位大练兵和“五个100”宣传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三支队伍: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管理队伍;一支业务精、会服务的技术队伍;一支讲奉献、会动脑的群众工作队伍。

  (1)积极争取国家人口计生委支持,在贵阳市建设西南地区人口计生技术职业化队伍培训基地。实施学历培训“三步走”战略:市、县、乡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要在2007年9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十一五”期末8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80%的村级计生专干“十一五”期末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2007年开办专升本科学历教育班,323人入学,联合贵州教育学院和四川大学贵阳函授站开办村级计生专干大专班,共266人入学。目前,第一步已基本实现。

  (2)大力引进人才。市人口计生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网络硬件管理员和软件工程师2名。各区(市、县)及乡(镇、办)也通过选调、招聘等方式把一批业务精、水平高、能吃苦的人员充实到人口计生部门。

  (3)加强业务培训。一是分批组织新上任的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长、乡(镇、办)分管党政领导、计生办主任(科长)到南京人口学院进行培训,确保这些同志尽快由外行变内行,在新的岗位上切实履行好职责。二是通过采取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培训,组织全市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市医学会举办的各类考试,选送人员到上级计生、医疗机构进修培训等措施,有力促进计生技术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同时,组织举办全市人口计生系统统计业务培训班和信息化业务培训班6次,并深入各区(市、县)指导PIS3.0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实现了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和应用平台相对独立。对基层进行统计业务和计算机业务培训8次,共计培训人员912人次。

  (4)加强岗位练兵。开展全市乡、村两级基层计生干部岗位技能练兵活动,并首次将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作为练兵对象纳入岗位练兵,极大地提高了基层一线专干学习计生业务的积极性。市计生协举办“我是这样当会长的”村级计生协会长工作演讲比赛。市及各区(市、县)分别组织开展技术大比武,促使计生技术人员学知识、钻业务。

  (5)抓好作风建设。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以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通过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着力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等形式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力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市人口计生局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明确提出:全局干部职工要着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文明、讲道德、讲廉洁、讲奉献、讲效率和创一流工作业绩、创品牌及构建和谐型机关、构建学习型机关、构建效率型机关的“九讲二创三构建”举措,力促全局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四)攻克三个难题,统筹解决新形势下的人口问题

  1、扎实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外生育。坚持深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以“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树立亲民理念,构建和谐计生”为总目标,在工作思路、工作措施上始终贯彻亲民爱民的理念,积极探索一套符合贵阳实际,具有贵阳特色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全市流出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9.91%,高于省下达目标(76%)13.91个百分点。

  (1)继续搞好流入人口“四抓四建”。一是进一步加大房东登记报告制度的落实力度。从市目标检查的情况来看,房东登记报告率一般在95%以上,从处室抽查的情况来看,房东登记报告制度知晓率为74.54%,房东登记率为77.96%,报告率为76.55%。二是抓用工单位流动人口管理。要求用工单位对雇用的流动人口应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计生部门报告。对用工人员情况不登记,不报告,不配合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的施工单位,由市建设局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15天整改,否则予以停工。同时,在工程竣工时,质检部门以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是否配合工作情况证明作为验收的必要条件。三是在特殊地段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站30个,解决了“三不管”地段的管理服务问题,堵塞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死角和盲点,最大限度减少政策外生育。四是计生物管联手,将物管公司的管理纳入房管目标任务,探索建立计生物管协作机制。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明确1名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协助村(居)委会做好信息收集、宣传服务等工作。为破解住宅小区计生管理服务进门难问题,消除躲生、超生隐患,市人大、市法制办已启动住宅小区人口计生管理立法前期调研。

  (2)规范管理秩序,全面开展流动人口“两普一维”工作。广泛开展“两普一维”。对历年流出不知去向的2.2万名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登记,核准3852人真实去向,加强源头管理与服务;对流动人口所持计生证明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核实85576人次,核出假证明1100例。

  (3)逐步建立完善“两地协作”工作机制,为构建全省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一盘棋”做贡献。与毕节地区、遵义市探索建立“两地区域性协作”模式,各区(市、县)与省内67个县签订“两地协作”协议书,《两地协作协议书》作为范本在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为全国、全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区域性合作提供经验,为全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一盘棋”的最终构建做出有益探索。2007年6月,我市邀请8个地(州、市)45个县派员67人来筑进行集中宣传服务,仅一个月就清查育龄妇女59906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8273本,落实各种手术1568例。同时,我市向省内8地州市反馈未办证个案信息1.8万余例,目前已全部核实办理。

  (4)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全力构建和谐计生。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服务,部分地方还免费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查环查孕、术后、产后上门访视等工作;在流动人口集聚地,如30个特殊地段管理服务站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和相关宣传资料;免费为我市流出人口上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省内流入未办证的,由村(居、社区)上门收集相关办证资料(如免费为流动育龄群众照相,复印婚育证明等),集中将办证资料送往户籍地审核办理,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提高了办证率。在《贵阳晚报》上公布各级人口计生工作服务机构咨询电话,为流动人口提供方便。建立人口计生司法援助制度。司法部门向市、县人口计生部门派出法律顾问,帮助处理流动人口执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开展慰问贫困流动人口活动。共慰问400余户,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白云区建立“流动人口之家”,乌当区开展关爱“留守人员”和“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行动。通过认真开展流动人口维权服务,2007年未发现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事件,流动人口上访信件明显降低,无上诉案件。

  2、采取经济、法律、行政“三位一体”综合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1)继续将性别比治理工作纳入区(市、县)人口计生目标考核。从2007年起,还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及人口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抓落实。

  (2)建立完善经常性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建立贵阳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2007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以督查、两地协作、宣传工作、孕期全程监控、信息反馈、打击“两非”及溺弃女婴集中整治、联络员、经费保障、考核奖励、部门数据统计等“十大制度”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

  (3)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市、县人口计生、卫生、药监三家部门加大对“两非”的查处力度,共抽查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及个体药店1215个,查出8家非法开展终止妊娠及计划生育手术,11家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物,依法予以严处和曝光。

  (4)加强B超机清理登记和培训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市卫生局、市医学会开展对B超执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市人口计生局与市卫生局、市医学会联合举办B超培训班,对计生服务机构的130名B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相关部门与拥有B超机的医疗机构签订责任书,作为医疗机构换证、年审和年终考核的依据,实行执业准入。

  (5)继续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确保相关政策制度落实到位。除全面落实对农村计划生育女孩户实行奖、扶、帮、医政策外,利用社会对贫困女孩的助学金对21名女孩进行资助,向金黔网站推荐100多名自强女孩接受社会帮助和支持。乌当区投入40余万元,白云区投入20余万元购买崭新的耕作机在春耕农忙季节发放给250户农村独女户和双女计生户。

  3、完成贵阳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邀请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和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人口学专家,开展贵阳市人口发展研究工作。现已完成贵阳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贵阳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提出今后人口发展思路和对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对人口计生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技术服务机构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措施有待完善,制约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2、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少数地方村两委、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工作思路不清,责任不落实,依靠包村干部开展计生工作,群众对村规民约不了解、不知情,履约不到位,村民自治质量不高。个别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早婚早育现象仍然存在,对流出人口政策外生育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

  3、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效果不明显。全市出生性别比虽比上年下降1个点,但仍然偏离正常值(100:103-108)。

  4、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尚未完全正常运行。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亲情式服务”,差距明显,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最关键因素。

  5、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部分计生干部思想素质、法制观念、业务知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想服务、能服务、会服务上仍需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能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或意见精神,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稳定、提高、统筹”的工作方针,坚持“少生与优生、与快富、与健康、与保障相结合”,努力探索建立具有贵阳特色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在全省实现“六个率先”:一是率先建立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二是率先打造集出生缺陷干预、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服务、家庭保健、青少年性健康、预防艾滋病为一体的优质服务阵地;三是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并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路和对策;四是率先建立系统、高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服务网络;五是率先建设一支学历高、业务精、综合能力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六是率先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新机制,改善人口结构,为构建“和谐贵阳”,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管理。一是召开全市人口计生依法行政暨信访工作会议,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总结推广了开阳县依法行政、清镇市社抚费征收、白云区信访工作等经验,推进了法制进步。二是协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口计生委开展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立法调研。认真做好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的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市人大列入立法范畴,目前,市人大、市法制办已开展前期立法调研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围绕“一法三规一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和《贵阳市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规定》,既注重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宣传教育,也注重对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奠定法律基础。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公示制、信访接待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依法治理,依章办事。明确要求并协调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配备1名法律专业毕业本科生,政策法规工作人员必须是国家正式干部。目前,云岩区、花溪区人员已到位。市、各区(市、县)与法制部门联合对769名人口计生干部进行执法证培训,并颁(换)发《行政执法证》。五是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为民维权。各级司法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建立司法援助制度,司法部门派出1名律师作为人口计生法律顾问,在市、县、乡三级设立法律援助电话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搭建人口计生、司法部门联合维权平台。同时,坚持在市、县两级设立政策法规和信访工作机构,公布政策法规咨询电话,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和行政复议工作。建立案件主办人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诿现象,畅通维权渠道。六是严厉打击违法生育和破坏计划生育管理秩序的当事人。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试点工作。全市共申请强执征收241件,法院立案123件,强制执行78户(其中拘留9人),征收社抚费62万元。认真查处违法生育案件,全市查处168件。按照省人口计生委部署,开展名人、富人超生排查工作,确保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七是做好信访工作。坚持信访分级办理原则,推行案件主办人负责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全市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5293件,立案168件,结案168件,结案率100%。市、县、乡三级无因来信来访不作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无越级上访,无到省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

  3、坚持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夯实基层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自治网络。加强村(居)班子建设,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居)两委和村(居)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健全计生协会组织。继续全面推行“有事找计生、办事你放心”服务模式,对计生户实行“一卡通”,解民情、帮民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大力推广以“协会联谊自治”为主的村(居)民自治模式。利用协会户联管理流动人口,通过联户小组长和联户成员的督促,外出妇检对象主动寄回妇检证,流出人员主动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流出人口政策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发挥协会优势,开展“六进家”活动,提高自治能力。在全市发动协会会员,开展以政策法规宣传进家,生育关怀服务进家,利益导向落实进家,整合资源富民进家,发挥协会优势进家,参与“三新”(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建设进家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家”活动,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4、坚持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实现少生快富。全市奖励扶助政策知晓率达100%。发放满意度达100%。一是认真落实“关爱女孩奖”。全市共兑现8078人,发放奖励金121.17万元。二是认真开展“少生快富”试点工作。少生快富试点单位修文县共发放22名放弃二孩生育家庭奖励金8.4万元。开展特殊困难家庭救助15人,兑现1.44万元。三是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一方面,切实做好国家、省奖励扶助工作。认真做好国家奖励扶助目标人群确认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认真开展目标人群的审核,确保奖励扶助目标人群的确认质量,共发放748名对象奖励扶助金48.12万元;另一方面,认真开展我市自筹资金开展的奖励扶助工作。我市自筹资金开展的奖励扶助兑现132人(1933年以前出生的和女满55周岁提前兑现的),兑现8.45万元。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22835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兑现参合补助经费22.835万元;按筑人领字〔2004〕7号文件的要求,准确统计独生子女或父母死亡、独生子女伤残及手术并发症人员名单。父母死亡38户,兑现7.6万元。子女死亡3户,兑现1.5万元。子女伤残2户,兑现0.9万元。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放生活补助兑现6人,兑现资金0.36万元。四是继续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2007年度共投入“三结合”帮扶资金253.57万元,帮扶计生户21553户,有4548户在年度内解决温饱。五是广泛开展慰问贫困计生户、农民工和“三下乡”活动。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民送温暖,发放慰问金额5万余元。

  (三)搞好四项建设,切实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1、加快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基本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围绕“20字方针”,大力实施综合改革,基本建立领导决策、财政投入、队伍建设、依法管理、群众自治、综合治理和少生与优生、与保障、与健康、与快富相结合等10大机制。被列入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建设重点突破一类县的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开阳县、修文县8个区(县),已通过省新机制建设专项评估。二是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百村试点”活动。积极做好修文县龙场镇中哨村的省级示范点和乌当区猪场村、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省人口计生委示范点工作。发挥各地协会职能,帮助群众尤其是计生户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收集各地协会致富信息,发布给广大各级协会组织,为育龄群众提供无偿服务。

  2、深化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优质服务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1)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硬件建设。积极打造全省乃至西南地区一流的计生技术服务阵地,加大硬件投入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市政府投入3800万元在金阳新区新建1.3万平方米的市级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教育中心,努力打造集出生缺陷干预、生殖健康服务、家庭保健、青少年性健康咨询、预防艾滋病为一体的计生优质服务阵地。该项目已列入今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南明区投入2000万元立项新建区计生服务站和妇幼保健站,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选址。市人口计生局投资56万元与有关部门联合新建187个村级综合楼(内设40平方米计生室),并投入20余万元为村计生室配备办公用品。市、县各投入150万元配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法定技术设备和“三大工程”必须设备。开发运用计生技术服务信息软件,计生技术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