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2004年,为确保中央及区、州各项农业、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我县继续实行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制和奖惩制,并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人人有责任、人人有重担”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密切关注产业项目组的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基层,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政策扶持,力促农民增收。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六条保障措施,采取“订单套餐”方式,鼓励农民种粮,每亩发放25元的“订单套餐”共落实小麦订单的面积10万亩,其中冬麦4万亩,春麦6万亩,发放资金10万元,签订单19200户。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并就当前的增收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工作重点,把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战略作为突破口,从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入手,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工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进程。
三、加强政策实施的管理工作,做到服务周到,便农利农
(一)加强粮食收购企业的管理。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与每一个库站都签定目标责任制,将责任制分解细化到每个职工,层层抓落实。二是采取下浮职工工资20%,多收超收奖励办法,让职工思想上有压力,工作上有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夏粮收购工作。三是在收购现场,每日公布收购价格及现场收购人员名单,设立便民咨询处,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箱,并聘请义务监督员驻站协助工作。四是实行一个窗口对农服务。直补资金点与粮食收购点一起办公,农民同时领到粮款和直补金。
(二)粮食收购坚持计量质量标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按照国家的小麦质量标准。在收购中体现优质优价,对纯质的品种适当给予价格上的优惠。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对量大的、路途较远的农户给提供包装袋,并联系车辆等服务措施,做到便民、利民。三是计量标准准确,化验农户从粮食小麦批样化验到过称计量采取准确透明方式,让农民眼看、手摸、耳听,卖粮卖的舒心。四是提供全天候服务,不打“白条”并公布预约收购热线电话,农户随到随收,随时领到现金。
四、严格按照粮食直补政策,做好资金兑付工作
一是根据自治州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该县成立了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县粮食直补资金兑付管理办法》,在各乡镇按上级要求开设了粮食直补资金专户,对兑付人员制定了工作制度,在各兑付点设立粮食直补资金兑付标牌,为粮食直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为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全县设立了九个粮食直补兑付点,每个兑付点至少两人值班,在兑付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小麦直补资金兑付表,并与小麦种植面积调查表核对,经核定后,按照农户实际交售粮食的数量和规定的补贴标准直接兑付给农户,农户亲自签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转圈粮’的发生。三是在粮食收购旺季坚持5天内在兑付点张榜公布一次,公布每个农户交售粮食的数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内容,以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加了透明度。2004年全县兑付粮食直补资金530万元,计小麦2620万公斤。
粮食生产事关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大局。今后,我县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区、州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有关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粮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