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在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注重日常管理,通过白天查、夜间查、面上查、重点查、突击查、回头查、守候查多种手段,进一步健全了日常巡查制度,加强了对企业排污的监管。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开设厂长经理环保培训班,把环保管理融入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三是坚持部门执法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在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的同时,努力调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向社会公布了12369环境投诉热线、2399866“创模”工作热线,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环境投诉渠道。建立了一支608人的市容群众监督总队,对市容市貌进行监督。
(五)抓氛围营造
一是依托宣传媒体造势浓氛围。按照生态建设要做到“广播有声,报纸有文,电视有像,单位和公共场所有宣传品”的要求,向各新闻媒体、社区、文化、教育等主管部门下达了宣传报道任务。在市各大新闻媒体开办了环保专栏,定期编发了生态市建设、“创模”工作简报,在街道、社区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加强了环保宣传。配合中华环保世纪行、母亲河千里行等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普遍加大了对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
二是依托创建活动乘势浓氛围。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进行了有声势、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发动,建立了全社会参与、支持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开展了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企业和“保护母亲河”号等创建活动,增强了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三是依托督查检查借势浓氛围。按照“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加强工作检查、督查的同时,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督查、视察,认真配合国家、省有关生态环保的检查和督查,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二、各项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省建设工作
对照2009年度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的要求,我市一类目标考核内容已全部完成。全市没有发生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的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及百人以上恶性环境污染群访事件。全市已落实生态建设专项资金2741万元,大大超出省政府提出的不得少于地方财政支出0.15%的要求。长兴蓄电池行业完成环境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任务,已通过市级核查验收。德清漂莱特公司也已完成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基本做到稳定达标。
二类目标考核内容完成情况较好,基本达到考核要求。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3.7%。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1.2%,地表水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3.3%。2009年全市各主要河流(段)Ⅲ类水水质达标率为71.4%。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进一步加快。以规划为指导,全面形成市、县区、乡镇、村自上而下的创建体系,特色明显。在去年成功创建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5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基础上,今年已组织12个乡镇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其中7个已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核查,15个乡镇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其中10个已由省环保局组织核查。安吉县力争明年跨入全国第一批生态县行列,德清县可望在2007年前完成生态县创建工作。加快生态村创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生态村建设标准,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为重点,成功创建23个市级生态村。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52.6%,超额完成省考核指标75%。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目前,全市有25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超额完成省考核指标19%,有50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超额完成省考核指标47%。
(二)“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对照2009年度浙江省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和2009年度浙江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21个集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二是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整治,除开展长兴蓄电池、德清漂莱特公司污染整治外,还组织开展了吴兴区印染行业污染、南浔区旧馆镇有机玻璃加工企业污染、长兴县喷水织机污染、安吉竹制品加工污染等专项整治,有效控制了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状况。三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完成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广农业能源生态新模式,规模化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88.5%。
(三)省、市人大环保执法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市人大环保执法跟踪检查整改工作,在去年进行认真整改的基础上,针对省人大提出整改重点,今年年初又对全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进一步细化分解了42个整改目标。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加快制定并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整改及时到位。目前,省、市人大环保执法跟踪检查涉及的长兴蓄电池行业污染、德清漂莱特公司污染、矿山企业污染、南浔区旧馆镇有机玻璃加工企业废气污染、德清新市污水处理厂未投入运行等重点问题,都较好地完成了整改任务。矿山整治工作在去年关闭88家矿山的基础上,今年新关闭矿山28家,累计完成矿山复绿工程37个,中心城区仁皇山、堂子山、肖王山治理复绿工程已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周边环境。南浔区旧馆镇有机玻璃加工企业废气污染整治,按照“完善规划、控点减量、提升工艺、达标排放、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将192个加工点集中到25个集中加工区进行生产,较大地改善了周边空气环境质量,目前已邀请省有关部门进行监测验收。德清县新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年底完成总管接入工作,启动试运行。
(四)妥善处置相关群体性事件专项工作和国家六部委环保专项整治督查整改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治理环境污染妥善处置相关群体性事件专项行动方案》,对列入省级重点督办的4个环境污染纠纷案件和3个存在环境污染纠纷隐患的案件,深入调查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妥善进行了处置。同时,在全市开展了可能因环境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13个环境隐患,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负责,分片包干落实整改措施,有效遏制了可能出现的苗头性事件。认真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水源保护区巡查和突击检查力度,组织巡查企业1005家次,严厉地打击了违法排污企业,有效地遏制了环境污染反弹的现象。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到人民群众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投诉781件,来信来访27件。群众环境信访件处结率和反馈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生态省建设等各项工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一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河流总体水质呈下降的趋势,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的任务繁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经济发展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缺乏成熟治理技术的支撑;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群众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投诉呈不断增长趋势;六是环保能力建设、队伍素质和环保执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勇于创新、攻坚破难、扎实工作,不断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期间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组织实施《湖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环保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要强化对饮用水源地、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源的长效管理,强化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在线监控自动化。要通过12345市长热线、领导下访、下基层征求意见等,进一步畅通群众环保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提高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的能力,防范和化解因群众环保诉求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排污总量控制在国家、省下达的指标内。狠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到不该批的项目坚决不批,实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
(四)推进环保事业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紧实施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在建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建成运行。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步伐,提高生活污水的截污率和处理率。建设工业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和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加快32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的试点建设,同时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进113个生态示范村建设。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争有大的突破。
(五)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完善水污染防治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开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治污价格机制、有偿排污机制。推进环保设施的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运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