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在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fanwen

同志们:

    这是我委今年召开的第二次小麦病虫害防治会议,这次会议以赤霉病防治为重点。刚才有关市、县介绍了前一阶段小麦病虫防治工作情况,感觉各地已把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摆上日程,防控力度比上一年有明显提升,防治效果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植保站对下一阶段小麦病虫总体发生趋势和防治技术作了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消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把病虫情搞准,把措施抓实,把防治工作抓的更好一些。目前,小麦赤霉病防治即将进入关键时期,为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等穗期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扎实做好小麦赤霉病等病虫防治各项准备工作,坚决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抓好小麦穗蚜、小麦吸浆虫等病虫防治工作。下面,我就抓好赤霉病等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小麦重大病虫发生情况

    当前小麦病虫发生形势比较严峻,从刚才各地介绍的情况和省植保站汇总的信息看,当前小麦蚜虫田间虫量基数大,下一阶段将偏重发生,局部地方将大发生。今年天气情况非常有利小麦蚜虫发生,加上蚜虫繁殖速度快,萧县、砀山、太和、颍上、蒙城、凤阳、怀远、凤台和淮南市等地有蚜株率、百株蚜量与前3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别增加28.1%-354.2%、24.0%-918.2%。近期增殖速度很快,颍上县、凤台县等地有蚜株率、百株蚜量分别较5天前增加55%、110%和9.3倍、2.24倍。蚜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严重的,灌浆的小麦被蚜虫吸食后,造成产量大幅度降低。因此蚜虫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

    小麦赤霉病目前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但今后发生趋势、发生规模要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情况,如果降雨有利其发生,可能发生程度还要重些,规模还要大一些。在赤霉病防治方面,我们有过教训,2003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小麦白粉病预计发生面积700万亩。目前病害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病株率、病叶率与往年同期相比,萧县为前3年同期的4.4倍和6.0倍,颍上县为近3年同期的1.9倍和2.46倍,颍东区为近10年同期的2.2倍和1.4倍。这个病害今年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各地也要予以重视和关注。小麦纹枯病今年我们防治的比较早,但在有些地方发生还是比较重的。近期调查,萧县田间病株率高达77.7%,颍上、泗县、凤台等地分别为40.3%、54.6%、66%,较近3年同期均值分别增加78.8%、23.1%、25.3%。目前病菌侵茎率一般为9.5%~18.6%,高的达31.8%,侵茎率还是比较高的。小麦吸浆虫在部分地方发生较重,像桥区每样方虫口密度为10.12头,为近3年同期均值3倍以上,最高每样方虫口密度为105头,远超过防治指标;明光市潘村湖农场每样方虫口密度为22头,最高为39头。去年我在桥区看示范片时,就有部分小麦由于吸浆虫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目前吸浆虫发生从全省来说,它是一个局部的、点片的问题;但对一个点来说,它就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所以不能忽视,要抓住有效的时机把它控制住。

    二、进一步提高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

    今年是实施小麦高产攻关的第二年,确保小麦高产攻关目标实现,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省农委和各级农委的重要工作责任,也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既有经济意义,更有政治意义。3月下旬,农业部孙政才部长来我省调研时特别强调要稳定粮食生产。2004-2006年全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去年全国粮食增产250多亿斤,安徽就增产了50多亿斤,我省是稳定全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大省。当前,全省小麦苗情总体有利于今年小麦高产攻关目标的实现。实现新的目标,尤其要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现代农业建设,首先要立足产业发展,生产发展。病虫害没抓好,生产就上不来。最近农业部种植业司和全国农技中心领导十分关注我省小麦赤霉病防治,要求实现小麦病虫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到90%以上,专业统防面积达到20%以上,病虫损失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任务。因此,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病虫防治的督促和引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以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要比上一年抓的更好一些,要在播种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夺取午季丰收,保证实现高产攻关第二年的任务目标。

    三、全力以赴,坚决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硬仗

    切实抓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措施,也是小麦产量形成时期最重要的奏效措施,这也是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关键是发动农民

    刚才一些县市介绍了很好的防治经验。病虫害防治要通过媒体尤其是电视台加大宣传,动员农民及时、适时投入防治,要把需防病虫种类、防治适期、防治指标、用什么药剂和如何进行总体防治等,向老百姓简明扼要地讲清楚。面向农民的宣传一定要大众化,让农民一听就懂,听完就能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第二,要加强防治技术服务,突出抓好病虫害监测。病虫情监测是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各级农业植保部门重要职责之一。监测信息要及时,要讲究时效性,对指导防治工作才有意义。同时,病虫监测预报要从格式化、理论化、专家化中摆脱出来,使老百姓、各级领导一听就懂,一听就能提高警觉性。比如讲的那么多病虫,如果这些病虫防治不到位,它可能对生产构成什么样的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要把这个事讲清楚,这样各级领导就会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才会引起足够重视。要求提供给各级政府、领导决策的病虫情报要有警示性、实用性、全面性,不要太书面化。现在开会是以赤霉病防治为重点,但不能光看赤霉病,其它病虫害和赤霉病一样,如果防治不好,同样会造成危害,需要我们统筹安排。小麦病虫防治工作要加强示范培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重点乡村,加强现场指导,有时光靠点上监测还不行,除了系统监测以外,还要到面上看,到田间地头去实地调查,这样才能提高监测和技术指导服务的质量。

    第三,要大力推进专业化,社会化防治服务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其中有一个方面是农村服务业,要求大力推进种子统供和病虫统防统治。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要以大户、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提高防治的组织化程度,这是解决好外出农户病虫害防治的现实需要。去年稻飞虱防治时,省政府安排400万元经费采购药械,支持防治服务,目的是要把专业化服务的框架搭起来。在专业化服务方面我们今后要大力推进,培育典型,示范引导,包括项目支持。乡镇农技站也可以作为专业化服务的载体,植保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牵头人。

    第四,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防治药剂对路、货真价实

    去年稻飞虱防治时,部分地方反映防治效果差。稻飞虱打不死,除了用药方法以外等,关键是农药。在今年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期间要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如多菌灵、粉锈宁等是现阶段防治中的主要药剂,要加大市场抽检力度,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假冒伪劣的农药要公示、通报出去,并依法处置。

    第五,要把赤霉病防治示范工作做好

    今年,省农委确定在沿淮11个县(市、区)开展赤霉病防治示范工作。最近,省植保总站采购了赤霉病防治农药,无偿提供给这11个县进行防治示范,每个县5万亩。这些县要把工作做好,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各地有条件的要建立病虫防治示范区,展示防治和不防治的效果,开展药效试验,为推荐、引导农民用药提供依据。今年省植保站可以率先搞一个,面积可大可小,内容可多可少,但一定要有。各市、县今年要把赤霉病防治示范工作抓实做好。

    最后再强调一下小麦高产攻关与水稻提升行动,现在这两项工作都已进入关键季节,一定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省专家组就小麦高产攻关与水稻提升行动开了一个会,赵省长作了专题讲话,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已印发给各地。要突出把小麦良种补贴区抓好,把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抓好。小麦的生产季节已经过了三分之二,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这两个月很关键。目前的生产形势比原先预计的要好,但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要努力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实现今年小麦高产攻关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