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中心:比如村中的相关各层次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一些想卖废纸似的卖掉不需要的书籍,可以象征性的低价卖给村委会;村委会组织管理博览角,可以交换读书心得
那从自己做起,将自己的多年来的书籍给捐出去,可能的话自己管理。号召身边人奉献并有所收获:杂志旧书好的建议
4如果说要有什么补习,是否可以开辟一个专门提供学生学习的场所,自习、阅览、交流
发挥每一个年龄层次的村民的特色能力,为大家展示自己:
老年人,讲述曾经的曾经,他们经历了些什么,将忆苦思甜提高到一定的区域,让听众更多,让讲述者更多;或者他们是博学的智者,为我们讲讲有特色的历史故事,相媲美于百家讲坛
中年人,如今的打拼不简单,各自的生活经历,经验教训,或板书或ppt形式或展板来形成自己的生活小帖士,为年轻人出去打拼提个醒,听听“老人”言啊;或是教予年轻的一辈那些学校里学不到的技能,并且形成互动机制,设立管理小组,建议簿,提问,解答;设想着,一些培养多面手的好提议,如男生的简易家电木工技术(想想父辈的学历不及我们,为何反而他们的技能更高于一筹?)如女生的简易针线活,将来生活中的缝缝补补。
年轻人,对于如今信息时代的网络手机普及的情况,向年长的人教教基本“技术”。
小孩子的游乐场所:日见村里的婴孩变多起来,大家聚在一起游乐,也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有才艺之人的展示场所:假期期间,学生回家,老师休息,大家都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所长与大家分享,比如有退休老师教授书法、乐器之类,提高鉴赏实践能力,
向我们村委会提供类似的建议意见之类,还可以展示各自的成就,将我们的村建设成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啊
5开展迎奥运活动,比如做些关于奥运的展板及奥运期间比赛项目节目时间预告
六、附注:收获关于问卷调查的注意事项
社会调查少不了的是问卷设计,此次实践,一大收获就是问卷调查的注意事项,在此附注一些专业介绍及自身的些许体会:
1、【概念】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它严格遵循的是概率与统计原理,因而,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这一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除了样本选择、调查员素质、统计手段等因素外,问卷设计水平是其中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而问卷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与设计制度(原则)有关!
一、合理性。合理性指的是问卷必须紧密与调查主题相关。违背了这样一点,再漂亮或精美的问卷都是无益的。而所渭问卷体现调查主题其实质是在问卷设计之初要找出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要素"!
如:"调查某化妆品的用户消费感受"----这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选择要素的法则。但从问题出发,特别是结合一定的行业经验与商业知识,要素是能够被寻找出来的:一是使用者(可认定为购买者)。包括她(他)的基本情况(自然状况:如性别、年龄、皮肤性质等);使用化妆品的情况(是否使用过该化妆品、周期、使用化妆晶的日常习惯等);二是购买力和购买欲。包括她(他)的社会状况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化妆品消费特点(品牌、包装、价位、产品外观等);使用该化妆晶的效果(评价。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又限制在某个范围内,如1.价格;2.使用效果;3.心理满足,等);三是产品本身。包括对包装与商标的评价、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力、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等……应该说,具有了这样几个要素对于调查主题的结果是有直接帮助的。被访问者也相对容易了解调查员的意图,从而予以配合。
二、一般性。即问题的设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应该说,这是问卷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我们仍然能够在问卷中发现这类带有一定常识性的错误。这一错误不仅不利于调查成果的整理分折,而且会使调查委托方轻视调查者的水平。如搞一个"居民广告接受度"的调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