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概况
我市1988年撤县设市,全市共有2个民族乡,13个建制镇,3个办事处,310个村。总人口8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2万人,非农业人口18.2万人。全市幅员面积3375平方公里,在册耕地15.95万公顷。水资源比较丰富,有第二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雾开河等4条主要河流和30多条支流,仅第二松花江每年可利用水资源1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6%。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原煤、钠基膨润土、珍珠岩等矿藏26种,其中钠基膨润土,储量1364万吨,其土质可与驰名世界的美国怀俄明型粘土媲美。
二、2005年工作情况
2005年,我们以扩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为工作重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比上年增长23.1%。
(一)项目开发及招商引资
2005年,全市共引进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63个,计划投资总额895,81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79,567万元。A市认定内资85,310万元,外资2005万美元。
1、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目前有5个项目正式纳入省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其中光大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项目和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已通过国家批复,我市争取到国家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名额。
2、加大对域内企业扩产的扶持力度。续投资10.9亿元的金锣肉制品扩建项目、投资4.02亿元的光大空心砖扩建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投资2.8亿元的天景玉米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
3、大招商、招大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过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我市电厂项目与华能集团实现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一期工程计划2005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同时,华能集团还计划共同开发我市煤炭资源,合作建设年产500万吨的大型煤矿。
4、继续强化项目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在计经局设置了五个副局级项目办,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130多个。
(二)农业及农村工作
2005年,我们对中央、省和A市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予以认真落实,为农民减负265万元。2005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实现47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6.3%,畜牧业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35.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50元,比上年的3210元增加740元,同比增长23.1%。粮食总产量达到20.6亿斤,创前历史新高,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畜牧业快速发展。2005年初,我们在农村了实施“四个一”工程,即根据各乡镇村屯自然条件,朝着每户“一亩饲料田、一个青储窑、一个养殖项目、年收入一万元”方向发展。经过一年努力,全市新建牧业小区67个,“四个一”标准社204个,规模饲养户531个。生猪发展到102万头,同比增长45.7%;黄牛发展到25万头,同比增长13.6%;肉鸡出栏452万只,同比增长20.8%;肉鹅发展到65万只,同比增长62.5%;奶牛存栏1043头,同比增长67.5%。
2、劳动力转移强力推进。提高了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市乡两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全年建立劳务输出机构11个,劳务输出紧密联系点133个,依靠阳光工程等有效手段培训劳力1.7万人次。转移劳动力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境外输出1800人。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启动特色村、特色屯建设,继续围绕九大特色产业和六大特色生产基地建设,壮大特产之乡,做强生产基地。大力开发特色产品,完成饮马河米业、天景食品、金牛精优米业等3户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4、农村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完成水泥路471.05公里,解决了78个村通水泥路问题,通村率达到55.5%。
5、对土地流转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目前我们已初步掌握以项目带流转、以主导产业带流转、以输出带流转、以小城镇建设带流转、以干部轮岗创业带流转、以产业能人带流转等六种土地流转途径,以及租赁式、代耕式、抵押式、股份合作式、置换式、收储式等六种土地流转方式,这些土地流转方式方法,都比较适合于我市实际,在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实现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我们克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限制基础设施投入等不利因素,城市规划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南部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行政中心区和福星安迁新区部分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工程;法院、检察院等行政中心区标志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二是完成了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土地调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卡伦工业园区、东湖休闲娱乐园区的测绘工作。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卡伦工业区南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长春振凯机械、A市中达车内饰等项目相继落户东湖开发区。
三是加快了营城沉陷区接续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转型。编制完成了《营城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规划设计工作。
(四)党风廉政建设
执照中央、省及A市下发的开展反腐败、遏止“五股歪风”等文件精神和要求部署,我们对“领导干部收礼送礼、跑官要官、利用权力影响办私事、赌博变相赌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专项整治,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加大了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3.9万元;纠风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围绕政府转变职能,狠抓了软环境建设。2005年5月14日,全市相关执法部门1500多人参加了项目工作暨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大会。会后,各部门加大了对软环境治理力度,共清理审批事项135项,取消35项;清理收费项目194项,取消46项,降低收费项目17项。以“五整顿”为突破口,走访15次63家企业,到企业现场办公5次14个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1个。组建了我市市行政服务中心和软环境监督举报投诉中心,为招商引资企业办理立项、兴建、扩建事务28项,为全市53家招商引资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80多件;中心共收到企业和群众举报28件,其中立案查处4件,协调解决13件,咨询答复11件。
(五)轮岗创业
2005年全市共1796人参加轮岗创业,其中机关190人,实职副局级领导53人,事业单位1553人,创办1347个实体项目,实现税收359万元,上交利润243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350人,安置城市下岗职工就业509人,带动3566个农户调整了产业结构。我们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企业筹措流动资金1700万。
(六)干部考核机制
2005年初,我们结合中央制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条例》,认真研究创新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制定了对农村乡镇、市直部门、驻市垂直管理部门和乡局级领导干部等四个考核方案。通过组织部门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日常跟踪考核相结合;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等办法,研究出了各乡镇、各部门都能接受的考核细则,确立了年终乡镇按分排名制度。
三、2005年工作打算
2005年,吉林省经济要“快跑”,A市经济要“领跑”,我市县域经济试点县的启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发展机遇。但我们也认识到,我市要在县域经济中“快跑”、“领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我们处于吉长两市的支撑点,可以受两大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但两大城市也是我市发展的竞争对手。尤其在招商引资上,与长春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我们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总量、软环境氛围都处下风,这些因素将形成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截流”。因此,我们要看清形势,尤其要看清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确定了200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思想,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机遇,围绕“两增”(财力增强、城乡居民增收)、“三化”(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培育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着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带动“五业”(医药、食品、矿产能源、旅游、机加)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比上年增长10%。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今年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一城两区”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
一城,即省级中等生态经济示范城市。目前规划已经获得批准,使我市被确定为全省14个中等生态经济示范城市之一,并被列入吉林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城市建设用地由现在15.36平方公里调整到规划期末的35.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现状的17.6万人增加到规划期末的30万人。力争五年左右,把我市市区建设成山水园林型新城区,推动我市城区由小城市向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迈进。两区,一个是省级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442.37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36.6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5平方公里。具体规划了国际商务中心、卡伦综合产业园区、卡伦湖教育产业园区、东湖都市村落与休闲娱乐园区、东湖空港新城、龙家堡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等六个功能分区。经省政府批准,赋予了省级开发区的管理权限。我们的目标是,经过五至十年的不懈努力,把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建成我市西部新城、长春的东花园、我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我市生态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集散地和我市未来财政的支撑区。另一个是A市级长春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规划控制面积16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规划了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小区、配套加工业小区等两个小区,重点发展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业、配套加工业和现代包装业。
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为我市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实现我市经济重心西移,更利于接受长吉两大城市的经济幅射,更利于项目摆放、产业聚集和劳动力转移。
在项目开发上要做好五个一批:一是改制盘活一批。通过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使企业再现活力。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达标一批。对达产尚未达标的引进项目和引进后尚未达产的项目,要尽快使它达产达效。三是挖潜扩产一批。对已经达产达效,但是仍有潜力可挖的大型项目,要与其协调扩大投资事宜。对一些有潜力的本地企业项目,比如卡伦的田野泉、东湖的绿宝酱菜等,要通过挖潜,使其产值翻番。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继续落实各项招商引资指标,尤其要严格对乡镇招商引资指标的考核,力保完成24亿元的既定目标。五是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搜集信息、编织项目储备一批。充分发挥好五个项目办的作用,建成一个项目储备库。
(二)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重点抓好项目、畜牧、结构、劳务
从粮食生产情况看,产量基本稳定在18-20亿斤水平上,价格也不会太高,要想促进农民增收,只能研究二三产业的发展。
1、以项目拉动农业发展。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农业。今年国家支持吉林经济大提速,我市又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大县,我们将积极向国家和省里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植物保护、小流域治理、绿化等项目资金。特别是要围绕玉米深加工、转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包装、争取项目。二是借招商项目发展农业。今年,金锣集团、天景食品集团都扩大了投资规模,要充分利用供应原材料基地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规模养殖业,扩大订单农业。三是借全民创业上项目发展农业。坚持在农村项目建设上抓大不放小,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干部当项目建设的带头人,鼓励农民当经纪人、当项目法人,创办一些家庭联营的小项目群。
2、以畜牧业支持农业发展。一是突出“四个一”工程,抓好三种模式发展。要在去年抓出204个的基础上,再抓出一大批“四个一”标准屯;对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四个一”标准户进行重点扶持,发展成为养殖大户;在规模养殖大户的群体达到一定数量的村屯,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提升牧业生产档次和水平。二是强化畜禽良种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把品种改良作为调整畜牧业的关键,实行“猪改三元、牛改人工、禽养优质”,改良本地品种,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今年,市财政准备拿出5万元补贴资金,对购优良种猪农户进行补贴,并拿出一定资金对黄牛改良体系予以完善。三是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市、乡、村三级防疫队伍。设立口蹄疫注射反应死亡补偿基金,提高口蹄疫的免疫注射率。加强“四大疫病”防疫。四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提高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金锣、德大、皓月公司、德莱鹅业、广泽、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五大畜禽养殖基地。
3、以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利用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依托龙头企业收购能力,引导农户进行产业调整;发挥现有的田野泉大酱、绿宝酱菜、天景系列、方禾大米、饮马河大米、泉源蛋鸡等上百个名优品牌的作用,开拓农产品市场,推动产业升级。
4、以劳务助推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今年力争转移22万人。为此,我们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坚持推广四种模式。即离粮不离土模式、离土不离农模式、离农不离乡模式、离乡外出模式。二是加强领导,做好普查、引导、培训、找活、维权工作。重点抓好农业部牵头,国家六部委组织实施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三)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职工利益,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深入进行
我市原有公有制企业203户,职工总数33986人,其中离退休和法定距离退休5年以内的职工约1.2万人。企业存量资产27.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6.5亿元,流动资产20.7亿元),总负债30.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2.7亿元),资债相抵,资不抵债3.3亿元。到目前已有163户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其余的40户公有制企业有33户是粮食收储企业。通过改制,市属公有制企业卸债66440万元。
今年我们国企改革路子是:摸清底数、变现资产、用足政策、招商盘活、稳步推进。总的目标是“一改两出”、坚持“三个同步”。“一改两出”即国有企业全部实行改制、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退出。三个同步:一是转换职工身份与落实社会保障同步。企业资产变现后,我们首先为转换身份的职工进行投保,缺口资金由政府筹措给予解决。二是职工下岗与再就业同步。通过技能培训和各种招聘会,有组织地向外输出一批;通过制定下岗职工就业优惠政策,帮助在本市就业一批;通过企业返聘,留下一批。三是企业破产与盘活存量资产同步。坚持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实行增量式、开放式改革,既注重挖掘和整合内部资源,又注重大力吸引外资、民资参与改革,以增量投入盘活存量资产,以优质资产盘活劣质资产,以外来资产盘活本地资产,在改一个成一个、改一个发展一个上多下功夫。
(四)培育创业文化,打造平安、开放、诚信我市新形象
创业文化缺失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市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要打造出一个积极向上、人人进取的创业文化氛围。
1、使市场经济意识深入人心。通过电视、宣传栏、“四解服务一线行”等多种渠道,解放群众思想,转变市民观念,使之从小商品意识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扭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顾社会道德与责任、急功近利等浅见短视行为。加强软环境建设,克服“官本位”思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学会通过引进竞争提升自己,用市场经济理念来改造和充实我市创业文化。加强软环境建设,树立照章办事的法制氛围。用法制的精神来武装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严格执法标准,强化依法行政,吸引群众加入到依法行政的监督行列,引导人们信奉“法律”而不信奉“关系”,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诚信建设夯实先进的法律文化底蕴。
2、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唤起公民诚信意识。大力倡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引进企业诚信评价体系,打造诚信的企业道德文化。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信用教育,树立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
3、摸索现代化监管手段,逐步建立信用网络。让守信人、守信企业受到社会的尊重,让失信者受到道德和法律的严惩,使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不想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把我市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安、诚信的我市。
四、进一步完善党政干部考核机制
2005年,我们制定了能上能下的干部考核机制,收效不错。2005年要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使之逐步完善。
1、完善党政干部责任分工和奖励机制。对副市级领导落实“一岗双责”,既按照岗位分工抓好分管工作,又要对分管部门和所包乡镇的班子建设和经济发展负全责。严格执行按政绩取人制度,试行乡镇、办事处干部工资浮动制。对年度考核不能完成任务、群众评议不胜任率超过20%的,经考核是主观原因的,取消当年的待遇,次年合格后恢复待遇,工作调动离开乡镇领导岗位的取消待遇,年届五十岁以上,非违纪行为,自动辞职或因工作需要改为非领导职务的,固定两级职务工资,直到法定退休年龄。村级干部实行工资浮动制,视组织创业和经济发展成果决定分配。
2、继续执行2005年制定的《我市市农村经济工作考核方案》、《市直部门工作考核方案》、《我市市乡局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方案》、《驻市垂直管理部门考核方案》和《关于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管理机制的意见》等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广泛发扬民主认真考核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根据干部的德能勤绩决定任用。通过考核机制,加大治庸力度,把那些无所作为、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的昏官、庸官、混官清理出干部队伍,从根本上打破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干部管理体制。
五、建议畅通县级市反映上管单位问题的渠道,建立制约县级市上管单位权力的机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