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行量化管理。镇党委将结合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对村级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到村。村党支部要落实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村“两委”干部分工,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在此基础上,重点建立完善三项制度:(1)双向公开承诺制度。年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要对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分别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全体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其他村“两委”干部要分别向村党支部、全体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并签定《农村干部公开承诺目标责任书》。(2)定期考核制度。按照《农村干部公开承诺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村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镇党委、政府负责考核,其他村干部由村党支部负责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使用、工资待遇和评先树优挂钩,奖优罚劣。(3)引咎辞职制度。未完成承诺工作目标的村干部要写出辞职报告,由镇党委视情况进行处理。
3、加强监督约束。重点落实“四项制度”:(1)“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按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定期对财务、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水电费收缴及重大事项公开,并加大群众质询和民主监督力度。(2)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镇党委、政府每半年组织一次,先由村“两委”干部述职,然后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进行民主评议。(3)干部审计制度。由经管站每半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审计,重点搞好任前审计、年度审计、离任审计,审计结果要上报并定期公开。(4)定期谈话诫勉制度。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至少每季度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谈话,对发现有问题的村干部要随时谈话,防患于未然,对需要诫勉的,按有关程序诫勉。
4、落实各项待遇。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农村干部工资体系,做到量化工作,量化待遇,绩酬挂钩。严格掌握享受固定补贴的干部职数,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三人享受固定补贴,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其他村干部实行误工补贴,按出工时间据实发放,有条件的村可实行养老保险办法,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
五、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规范农村党员管理机制
1、规范党员发展。合理制定发展党员计划,做到“三倾斜三注重”,即向多年来未发展党员的村、后进村、班子年龄老化的村倾斜;注重从非党村委会成员、从致富能手、农村后备干部中发展党员。实行以“两推一评一考一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党员制度。“两推”,即采取党员推荐、村民代表推荐的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一评”,即由村党支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会议,对“两推”产生的入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