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食物中毒高发季节。由于夏季高温,气温、湿度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食物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食物易污染。如果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夏季还是蔬菜水果残留农药引起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一般来说,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冷荤、凉菜、剩米饭和肉制品等为主,海鲜类食品、扁豆、新鲜腌制的咸菜也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
夏季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当属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夏季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多数与弧菌有关,而中高温环境最适合弧菌繁殖。一般情况下,判断食物中毒发生主要有四条标准: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
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以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表现轻重会有所不同。此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说话及呼吸困难。中毒严重的人,可因腹泻造成脱水、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二)个人防范不能忽视
公众应从以下五个方面预防食物中毒:
1、防止蔬菜农药残留中毒。购买绿叶蔬菜最好去正规市场。蔬菜可食部分如果有破损,应立即食用,不要储存,以免破损部分在长时间摆放后发生反应,产生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如果是用清水清洗,在清洗前要先浸泡20至30分钟。另外,用淘米水清洗蔬菜,可以有效清除残留农药。
2、不宜在常温下保存剩菜。夏天,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也一定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以免给病菌的生长繁殖和释放毒素创造条件。冰箱等冷冻、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以保证冷冻、冷藏效果。
3、餐馆就餐少点凉菜。热天到餐馆就餐,点菜时尽量多点热菜,吃剩的蔬菜不宜打包。如果要举办婚宴、生日宴等较大宴会,要选择有足够接待能力的饭店。
4、不要到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摊点购买食物、就餐。街头无证食品经营摊点的食品卫生无法保证,而且售卖者一般都未经健康检查,食后极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病症的发生。
二、预防肠道传染病
每年的5至10月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而近段时间我区的持续高温,更易引发菌痢、霍乱、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甲肝和戊肝等肠道疾病,不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很容易病从口入。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一定要注意把住“病从口入”关。
(一)夏秋季节易多发肠道传染病的原因和症状
夏秋季节病原体繁殖较快。当温度达到25摄氏度以上时,病原体繁殖的速度就特别快,所以容易发病;夏秋季节,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饮水量增加,而大量喝水常常会冲淡胃酸,胃酸酸度较低时,便不能杀死各种病原体,病原体便乘虚而入;夏秋季节家里苍蝇大量繁殖,苍蝇到处乱飞,而且在取食过程中边吮吸边排泄,使大量细菌污染了食物,人吃了以后就易感染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腹泻、头晕、呕吐、身体脱水等症状。
(二)老人小孩是易感人群
细菌侵入人的身体时,并不一定都能使人生病,还因人体的个体差异引起不同的反应。相对来说,老人和小孩的免疫力较差,是肠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当细菌侵入老人和小孩的身体时,会因他们的抵抗力较差而产生疾病。因此,老人和小孩在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里,应更加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饮用水卫生等,不要吃生水、生冷食物,应吃煮熟、煮透的食物,尽量避免到街边的饮食摊点吃东西。
(三)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肠道疾病主要以感染性腹泻为主,发生腹泻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另外,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米粥等。发生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因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毫无作用。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四)把好“口关”是防病关键
肠道传染病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预防肠道传染病最主要是严把“病从口入”关。 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1、在采购食品时,选择新鲜的,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对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2、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餐具应严格消毒。
3、少吃凉拌菜,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要煮透再吃。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大小便后要洗手,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5、苍蝇与蟑螂等害虫是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6、睡觉时注意避免吹空调过度或贪吃冷饮,损伤胃肠功能,发生肠炎。
7、此外,对于游泳爱好者,要选择消毒情况良好的游泳场所,在游泳过程中少呛水,避免因脏水入腹而引发肠道传染病。
三、预防中暑及其它保健知识
1、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
2、不要在阳光下疾走,尽可能不到人聚集的地方。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吹。
3、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
4、注意高温天饮食卫生,防止胃肠感冒。
5、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强免疫力
6、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高温天容易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小儿不良症状;
7、注意预防日光照晒后,日光性皮炎的发病。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等症状,应用凉水冲洗,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8、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9、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警报,做好相应的供水、供电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家里可备人丹、十滴水、清凉饮料、凉茶等。
10、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科学防范方法,注意避暑,避免太阳直接照射。使用电扇、空调,在阴凉处休息或洗澡,可帮助降温,加强家庭防暑。
11、改善劳动、休息条件和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中暑人员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阳光。
12、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搞好环境卫生,发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发生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公共场所要注意集中空调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开启新风口,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将室内温度尽量控制在24-28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40-80%之间,保证室内微小气候有利于人群健康的状态,加快空气稀释,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不要在环境条件差、闷热、空气流通不好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保持身体足够氧气的供应。使用分体空调、柜式空调时要适当开窗,保持温度舒适的同时有足够的新风量。
14、不要直接正对空调或风扇,避免强气流直吹,防范空调病。尤其关注长期室内生活的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其他敏感人员等高危人群健康,合理控制空调风速和温度;喜欢穿无袖衣服的人员要注意日夜间温差变化,晚间注意添加衣服,避免肩周炎和“漏肩风”,保障健康。
15、保证游泳人员和游泳池水卫生安全,避免红眼病等疾病发生。
16、饮食卫生科学合理。
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17、室内少放绒毛装饰品,客厅、孩子房尽量少铺地毯,少放绒毛玩具,防止藏污纳垢,加大清洗强度。
18、使用吸尘器时要开窗。吸尘器是利用涡轮的高速旋转,使机器内形成真空环境,然后将滤过粉尘的空气再从机器后面排回室内。万一粉尘过滤不净,再排出来的空气就会形成扬尘。因此,在用吸尘器的时候要开窗,并把孩子领到不受影响的屋子里去。
19、常用抹布擦拭家具。经常用抹布擦拭家具,特别是电脑、电视这些容易“吸尘”的家用电器,这样降尘效果很好。但抹布要经常清洗。
20、家里可多养些花草,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卫生安全。
21、长途司机等人群要保证充足睡眠,保障膳食卫生安全,必要时可配备提神食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良好工作状态,保障交通安全。
22、合理安排工作,有事可做不空虚,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2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炎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服,避免穿着紧身绝缘衣服。高温天气人们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但要注意: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