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效益,更是一份保障,是企业和职工赖以生存的根本。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接受者,因此“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不仅要落实到企业的管理层,更要落实到各分厂、车间和班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做到“逐级把关,层层落实”。
一、树立“管生产,重安全”的安全管理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生产企业而言,基层安全管理有其共同特点,即:安全管理执行力不足;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重生产、轻安全”意识根深蒂固。对于基层生产单位而言,生产是其主要目的,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现代化、有社会责任的生产企业而言,不仅要做好生产更要保障“安全生产”,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从以前的“重生产,轻安全”向“重生产,重安全”的安全意识转变,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社会负责。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企业,大都以生产为重,对安全的投入微乎其微,由于人员等配置的不合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者由于目光短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作为企业的生产主体,各车间、分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安全”与“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怎样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就变得十分重要,也是生产单位管理者应该足够重视的,并且应逐渐建立起“管生产,重安全”的安全生产意识。因此,“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应作为生产单位管理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和要求,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
二、加强安全机构建设,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国家对安全的不断重视,保障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已引起了各类企业的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但仅仅通过这些标语要想做好安全工作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化管理将是开展安全工作最有效的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设立相应的安全机构和配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安全机构的设置,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体系化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前提。
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是开展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但在做好安全机构建设的同时也离不开安全管理队伍的强化和升级,因为“人”才是安全管理的主体,一切安全工作都将围绕“人”来展开;
做好安全制度建设,是保障安全工作得以彻底落实的有效手段。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障,避免有制度不落实、不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安全工作的逐级、逐层落实,步步到位。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有效的职责划分
随着企业安全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和紧迫。那么,企业安全责任制要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呢?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依据,有制度可依才能使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自身水平和能力才能保障安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前提,只有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从本质上减少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现场安全管理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最有效方式;建立适当的安全考核力度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力保障。
另外,进行有效的安全职责划分有其必要性。作为企业,在开展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职责分明、责任明确,不仅包括管理人员,也包括一般员工,以防止相互之间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明确事故调查者、管理者、执行者和责任人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在事故原因查明后,必须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落实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专业技能
安全教育培训有两种形式,一是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的、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而开展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能培训;二是通过内部或外部方式对企业职工进行的、以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而开展的安全培训。虽然两者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目的,即通过有效的安全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开展安全工作的主体,怎样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其必须清楚和了解的,在工作中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充分提供安全技能提升机会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安全管理能力和知识,这样才能保障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也是必须的,是必要的,在开展安全工作的过程中,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开展的好坏,而要想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除了要求职工严格掌握和执行自身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之外,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素质,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时刻牢记“安全生产”。
五、重视安全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
安全检查是督促职工做好自身安全工作的一个有效形式。当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式”现象十分普遍,其存在对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阻力。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自觉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例行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节日安全检查等定期不定期的形式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当然,通过安全检查还可以从各方面了解各车间、班组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了解安全工作开展的效果,汲取工作中的成效和不足,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安全检查不仅要通过不同形式来进行,而且还必须通过有效的人员配置来完善,在大多数生产企业,安全检查都是通过专职安全员在现场检查的形式来开展,没有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有效补充,这样将不利于安全工作的更好开展。
要做好安全工作的落实,除开展安全检查外还必须对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落实,并进行跟踪检查,做好安全隐患“回头看”工作,直到安全隐患最终治理为止,这样才能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六、应急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时刻关注的。据此可知,怎样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就时刻摆在了我们面前,亟待解决,而安全预防工作采取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安全应急管理。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减少企业和职工的损失。目前,许多企业都只顾及生产效益而忽略了安全效益,对安全工作的开展更是只趋于表面,更不用说开展安全应急管理,这样的企业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步淘汰。
那怎样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呢?简单的靠做好安全监督、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是不够的,应急管理就是要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大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做好事故发生前的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采取最简要、最实际的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经过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有效的应急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让职工了解怎样以最有效的方法减少损失,做好应急反应和处理。
七、“安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一项管理艺术。由于从业人员之间思想、文化素质之间的差异,企业软硬件设施配备和投入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企业之间安全管理水平差异较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人”,人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怎样提高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性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深究的,而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重视人的需求,而一味追究利益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和职工之间的依附关系。
作为生产性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不仅要从行为上控制职工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法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的发生,更要从思想上提高职工自身安全生产意识,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观念,而不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话。在企业的厂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祸在一时、防在平时”等警示性标语随处可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作用,但难免会给职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例如“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温馨提示类标语却从另一面展现了企业对职工的关爱,在心理上与职工寻求安全产生了共鸣,这是人本质存在的一种心理优势。
八、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是企业得以有效发展的根本保障。
当前,许多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着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熟视无睹、没有有效执行;另外,领导一方面大讲安全,大谈安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却玩忽职守、忽视安全。查找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产生各种矛盾产生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建设有特点的安全文化已刻不容缓。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体系化管理。另外,必须大力配置有效的安全设施,避免因“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从人和物着手,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健全完善的设备保障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根本,有效的宣传是其主要方式。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应做好全员安全文化的培养、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以全体员工为主要对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充分阐释、大力传播、系统灌输企业安全文化,使全体员工了解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层层落实的体系化安全管理模式,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生产,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安全认识,建设和谐企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