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国际接轨,创造先进的管理文化。管理是保证企业正确发展、长久生存的必要手段。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企业的管理文化。******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抓住“管理”这一根本,以全新的观念,强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岗位、技术、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安全、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强化了过程管理和服务意识,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项工作符合PDCA循环要求。结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内的“三位一体”贯标工作已经渗透到公司的各项工作的环节之中。
3.挖掘文化载体,凝聚员工感情,共建企业的“心灵契约”。
心理契约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但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自然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几年来,公司注重在挖掘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民心,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以及各种文体比赛、文艺演出等,活跃员工生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对员工岗位、技术、业务及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培养现代企业员工应有的情操。公司充分发扬企业民主,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员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提高企业行政的透明度。几年来,公司职代会有权有责,凡企业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福利方案和涉及员工生产、生活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且一经审定,坚决执行。公司利用宣传载体,通过各级主页、网络平台、视频新闻等,使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及时进行了解。如针对2005年第一季度公司遇到的经营上的困难,公司领导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和员工如实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取得了广大员工的谅解,大家还积极出谋划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而对企业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企业员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治理工程,实践着企业“建设家园、奉献社会”的崇高诺言。
三、构筑企业良好的形象,推动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是服从与服务的关系,同时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还体现在对社会义务的履行程度上,体现在能否实现企业员工、股东与社会的和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