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因地制宜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fanwen

  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XX市深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XX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特殊市情出发,剖析现状及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下国际分工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渐次推进。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成为当代并且必将成为今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一)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期,出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通过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结构提升阶段向要素优化阶段的转变,处于拥有现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主导型要素的阶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承接重化工业转移阶段。

  进入新世纪,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方向发展;二是国际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方式趋于多样化,国际产业结构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跨国间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过去10多年来平均占跨国投资总额2/3以上;四是产业转移规模迅速扩大,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产业转移浪潮;五是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控制着50%以上的国际贸易额,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它们依靠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实行全球投资,进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并通过日益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