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扬创新之帆,走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十五”前三年,根据油田发展形势,先后开展了“精细管理年”、“管理创新年”和“创新发展年”主题年活动,大力实施精细油田管理,开展十大管理创新,探索作业区专业化模式、物资扁平化管理、内部模拟市场,以及基层队“一元动态”和“流水线”管理方法,为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类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创造业绩的广阔空间。今年以来,我们更是把创建百年油田大业,作为人与企业共发展的世纪平台,确定技术创新“十大课题”和管理创新“九个重点”,带领员工“实干大干成大业、创新创效谋发展”。坚持“号、手”联动,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
全厂各级团组织在活动中开辟阵地,搭桥铺路,促进青工讲求岗位文明,增强岗位技能,创造岗位效益。广大青年热情参与,积极争创,涌现出各级各类青年岗位能手467人;我厂南五联合站在创建青年文明号过程中,结合本站特点,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丰富创新内涵,自觉践行“做五联人,铸五联魂”的创建承诺,实现安全生产13000多天,去年荣获首批“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成为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实施“群星工程”,为党员搭建展示平台。号召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争做表率当“明星”,去年“七一”选树30名党员管理明星、党员科技明星、党员操作明星并进行大力表彰,编辑《群星璀璨》通讯集进行广泛宣传,目前我厂广大党员在管理上追求高水平,在技术上追求过得硬,在工作上追求高标准已蔚然成风。制定政策开发人。实践使我们感到,员工内在动力被激活并持续增值,最终要靠科学华、规范化、人性化的机制做保障。几年来,我们大力倡导一定要让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利有名有位,坚持企业机制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用荣誉和待遇激励人才,用关爱和尊重感召人才,为人才发展营造持久浓厚的氛围。一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利可图”。
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机制,2001年出台《重大科技贡献者奖励办法》,召开科技大会对5名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2002年制定出台《创新创效奖评审暂行办法》,出资近百万元对全厂63项管理创新奖、技术创新奖、岗位创效奖获奖者进行隆重表彰;厂里还定期举办技术大赛,对各类工种第一名的青工授予“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每人奖励1000元,优先评聘助理技师,各基层单位还分别采取了组织获奖人员旅游休养、提高奖金系数等激励办法,鼓励员工岗位成才。二是让有发明创造的人“有名可扬”。第六作业区采油三区四队采油工王春荣今年50岁,他总结自己11年的洗井经验,发明了简洁高效的油井热洗操作方法,我们在大力表彰的同时,把成果命名为“王春荣热洗法”,并在全厂广泛推广。这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文化。通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文化,更好地调动了员工的创新创效积极性,也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回报企业的忠诚度,三年来,全厂共完成科研推广和现场试验263项,获公司级科研项目、革新项目奖43项,创经济效益24633万元。三是让德才兼备的人“有位可就”。
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上,不唯身份重业绩,不唯学历重学力,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为员工展现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