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企业改制改革“大盘”走势“跌荡起伏”的冲击波,时刻牵动着职工思想敏感的“神经”。从呼声日疾的企业改制殃及职工权益受损的诉求里,从连年大幅攀升的劳动争议纠纷诉诸中,都似乎佐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制中的职工知情权已被严重削弱,而“厂务公开”的透明度与职工知情权期望值存有差异的矛盾日益凸现。在面对企业改制变革态势“走向”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新变数下,探析如何处置好厂务公开与确保职工知情权到位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企业纪检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厂务公开热点、难点剖析
变革与难题是一对永存的矛盾体。随着电力体制主辅分离改革日益逼近,职工关注企业与个人利益命运的热心度已接近“沸点”,诸多热议与想法并存交汇,难免产生各异的复杂心态。可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些企业决策层却忽略了厂务公开向职工交底“吹风”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职工对厂务公开反映冷漠。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就要研究审视、缜密分析,尤其要密切注视职工关注的热点难题,有的放矢地深入研讨,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良策。概括言之:当前厂务公开仍面临四种缺陷、存在六大难点。
四种缺陷:一是在推行厂务公开的制度存在漏洞。厂务公开的考核机制还不完善,最突出的是普遍未能建立健全对厂务公开执行不力的监督考核机制。而今一些企业的现状通常是仅停留在工作布置上,对公开过程和结果考核却很少给予职工提供机会问讯,更谈不上对“不予公开”原因的追究质询。二是厂务公开的面还不够宽广。仅停留在表面层面。其突出表现为只限于对企业中层“吹风”一带而过,班组和职工代表很少被“扩充”到该知晓的层面范围。三是厂务公开的内容过于狭窄。厂务公开的深度不够,在企业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公开的内容仅停留在信息易于公开的项目,对一些敏感的事项公开的程度与职工群众期望值相差甚远。四是企业职工对厂务公开的内容了解甚少。厂务公开的内容对职工“设防”诸多,个别企业常常以“机密设限”为由,“剥夺”了职工的知情权,致使职工对应该知晓的内容知之甚少。由于对职工的宣传力度弱化,造成一些企业占50%的职工不了解厂务公开应知的内容。
厂务公开面临六大难点:一是改制方案规避职工代表审议程序司空见惯。改制方案产权关系和利益调整公平与否是职工关注的焦点。可一些企业改制方案牵涉职工利益的重大变革制订出台之前,既不倾听职工的意见与呼声,也不屑于考虑兼顾职工利益,视职工为可以随意摆弄的“机器”,错误地认为和倚仗如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唯我独尊,蛮干硬来,若听到职工不同反响和稍有不满情绪流露,动辄对职工以下岗淘汰相威胁,以致造成改制方案中有诸多内容条款有悖于政策法规,损害国家和职工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民主决策程序履行不到位,职代会无形之中成了形同虚设的一种“门面”摆设。一些企业职代会职工代表与干部代表结构欠合理、比例失调,有的甚至将法定人数设置涵盖比例“倒置”。由于企业改制运作程序不规范,其实施方案忽视了职工利益的合理、合序、合法性,导致劳资矛盾的碰撞与摩擦日益显现。二是职工知情权难以有保障。
一些企业职工知情权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正如有的职工认为厂务公开刚推出时还蛮像样,大小事总能通过各种渠道让职工知晓,可日子久了便“走样”了,逐渐演变成流于形式或走过场现象较为普遍。职工也不免产生疑虑,对电力体制改革主辅分离的进程、政策、信息是否能让职工在事前知情,持观望态度。三是职工关注的热点被回避。职工热议的话题必定是企业当前最敏感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对子女就业安置、招、议标工程等敏感性问题的“公开度”大多采取回避态度予以应对。职工质询迫不得已之时,勉为其难“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一般不愿直面公开或者“涉水”太深,难以公开自然有“猫匿”把柄,不愿“拔出萝卜带出泥”,不便公开也预示着与自己有牵连。可“弱化”职工关注点的态势,也往往超出了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所承载的底线,出现了职工主人翁地位“今不如昔”和“每况愈下”的苗头倾向,使其自尊心和使命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可事物往往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走向的,你越不想公开,越想掖着藏着反而更诱发了职工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和猜疑度。回避未必就能忽视其存在,职工对热点问题不予公开颇有微词。四是职工建言献策缺少机会途径。因为职工所知情况局限,难于说到“点子”上;况且进言献策也缺少有效的形式、机会和途径。随着进言机会的弱化,一些职工觉得进言献策与自己关系不大,“人微言轻”说不说无所谓,从而影响了其关注企业命运与改革的“热心度”,也淡化了参政议政的谏言意识与责任心。五是职工利益受损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益十分有限,甚至日益被削弱。
[NextPage] 一些企业的职工代表不能依法进入董事会,在关系职工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上,只限于职代会上有机会维权,平时很少有时机参政进言,致使维护不力,权益受损现象已并非个案。因而挫伤了职工维权的积极性,使得部分职工维权意识责任感不强。六是职工监督作用难以到位。职工认为接受群众监督,企业层应做到“五个交底”:即把企业面临的形势、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情况、改制改革的热点、焦点难题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原则上都应向职工交底。可实际上发生的流行做法,却是一些企业往往忽视了交底、监督这两个关键环节,其结果造成少数企业的现状是:疏于监督、难于监督的疏松状态。同时,部分职工思想上抱有监督过多怕得罪领导,引火烧身,怕“穿小鞋”,不如明哲保身,导致监督意识不强;也有人认为监督不起作用或无从监督,懒于监督,致使监督流于形式和难以到位现象较为普遍。
二、探寻厂务公开难题应对良策
剖析了厂务公开与职工知情权链接之间存在的难题之因后,就要知难而进去寻找破解“厂务公开知情权难以到位所遇困境”难题之钥匙。因此,为确保厂务公开透明、公正、有序推进,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抓主、保重的方法思路。应牢牢把握两个维护切入点;紧紧围绕五个注重做“文章”。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切入点:即要把维护职工的知情权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的重点;又要把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作为工作的基石。“两个维护”二者利益悠关,相互依存,不可偏颇一方。纪检监察工作最终目的是选择企业与职工双赢的定位,这就是厂务公开工作的大局意识。纪检部门要承载起协助企业做好改制人企合一的双赢重担,份量可掂,责任不轻。要最大限度地处置好既要确保国有资产和企业资金不流失,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不滑坡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就要协同企业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通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为职工争得更多的根本利益。职工与企业似如天平秤砣的两端,掌握重心平衡“艺术”,是确保双向维稳天平均衡的重要砝码。“两个维护”切入点的实质:就是要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维护工作格局。政工双向维护职责履行是否到位,将以职工认可度和满意度作为最终评判衡量标准。
紧紧围绕五个注重“做文章”:
1、注重处理好厂务公开与确保职工知情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企业改制要注重坚持遵照大多数人受益的原则深化改革,这也是职工关注厂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在实践操作中要尽最大努力始终把大多数人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依据,真正体现符合职工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其二,各级干部应当带头搞好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干部亲自出面做工作,是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解开疙瘩的重要方法,也是当前做好厂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措施。其三,做到厂务公开和抓好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两不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把生产经营搞上去,把企业深化改革机制搞活。如果因为处理不好厂务公开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让大好时光和诸多改革发展机遇丧失,这不仅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应有的政治和经济损失,最终受损的还是影响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职工根本利益受折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矛盾的产生皆由经济问题、利益问题而引发,这是新时期矛盾诱发的共同特征之一。
2、注重强调厂务公开重要作用的前瞻性。改制的目的是激活企业的发展细胞,职工对改制的最高期望值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合法权益少受折损。强调做好改制前厂务公开和职工思想稳定的前瞻性,最终目标是尽量避免和减少改制引发的职工队伍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特别在企业改制与发展的特殊时期,更应事事脑子里装着群众观点,自觉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目前越是强调改制要妥善处置企业和职工二者之间利益调整稳定的重要性,就越加证明随着企业改制改革的深入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正处于“高发期”。如何使厂务公开由被动变为主动,就要着重抓好“阵地前移”。改变以往事后公开为事前让职工知晓。对重大改革政策酝酿阶段有可能引发职工思想波动的事件苗头,纪检监察干部要身先士卒地为厂务公开开辟通畅渠道而建言献策,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有效保障机制,为及时“政务公开”创造条件与赢得先机。
3、注重开辟厂务公开监督检查考核渠道。加强检查考核与确保厂务公开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考核检查力度越大,厂务公开的内容越真、透明度越高,越容易监督;反过来,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对厂务公开能否到位带来许多的不利因素。抓好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关键在于不断健全监督机制。要注重开辟三条渠道:一是扩大厂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通过联系单、电子信箱、征求职工的意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微服私访”,更好地了解掌握实情;二是扩大厂务公开的范围。把厂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扩大到各个工作点层面。三是抓好信息反馈监督工作。强化厂务公开过程控制,把职工对厂务公开反映的意见是否接受登记在案,并处理落实,是否真实地向有关人员反馈和向上级部门、领导作汇报作为厂务公开质量的监督依据,对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政策宣传不到位,把握政策尺度不到家,造成职工来信上访的,视为严重失职,逐级追究领导的责任。
4、注重提高厂务公开监督工作的质量。要着重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抓及时性。要把职工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并把这些内容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公开,尤其是抓好职工代表和班组长的桥梁作用建立信息传递的制度,及时让职工知晓,把职工的知情度作为监督考核的一条重要内容;二是抓实效性。要把企业重大事项公开、领导干部评议结果公开、职工收入方案公开、“四金”缴纳公开等作为内容,对一些流动的班组可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公开,让职工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三是建立健全厂务公开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厂务公开监督考核责任制的建立和执行,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搞好厂务公开的责任感,做到认识到位,角色到位,责任到位,把厂务公开的运行机制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厂务公开有效地开展。同时,要分级管理,规范操作、分类指导、健全台账、收集反馈、协同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为厂务公开在企业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扎实进行,奠定牢固的基础。
5、注重营造厂务公开舆论监督氛围环境。从舆论先行的角度,呼吁在企业建立“党委领导、行政支持、纪检协调、职工参与、各方配合”的厂务公开工作新格局,使“厂务公开”工作从个别人忙碌变多数人一起抓。同时,利用企业舆论宣传阵地和各种新闻媒介与信息网络,向职工群众不断灌输电力体制主辅分离改革的有关政策法规信息和“厂务公开”应该“公示”的内容,让职工做到熟知了解情况,树立忧患意识,学会依法维权,支持参与改革,在企业营造“人人关注厂务公开、人人支持改制改革、人人关心企业发展、人人维护企业大局”的良好氛围。诚然,对于个别企业违规操作,使国有资产人为流失和损伤职工利益的人和事,也理应进行适当地新闻曝光和舆论批评,及时监督和制止有损于企业和职工根本利益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努力开拓企业改革、发展和“厂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