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烟草行业调研论文:关于烟草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

fanwen
  (一)努力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

  国家局历来重视烟叶加工复烤工作。烟叶从挂杆复烤到打叶复烤,是我国烟草加工的重大工艺技术进步。2003年国家局又下发了《关于加快打叶复烤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大多数完成了企业改制,强化了管理,促进了复烤企业的进步。全国现有63家打叶复烤企业,83条生产线,总加工能力3425万担,分布在全国16个烟叶生产省份,共有职工15045人(包括长期聘用在岗职工),其中在岗正式职工人数为11545人。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有46家,17家企业尚未改制。未改制企业中有9家为烟厂打叶复烤车间,8家为烟叶产区兴建的打叶复烤企业。有51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这51家企业2005年资产总额为138.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3亿元。总体来看,目前烟叶加工复烤业管理体制不顺,布局不够合理,主体设备落后,加工工艺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水平较低、烟叶加工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以来国家局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加强烟叶基层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将要出台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一定会对解决烟叶加工复烤业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从长远看,要积极探索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加快提高烟叶加工的产业化水平,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加工复烤产业化。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号召,加大烟叶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烟草业应有的贡献。加快烟叶复烤企业的改制,加强对烟叶复烤企业的管理指导,使烟叶复烤企业在现有管理体制的条件下,在提升管理水平、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人员培训、装备技术改进等方面有新的进步。同时要根据烟叶生产布局和烟叶复烤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优化烟叶复烤企业布局,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在条件成熟以后,彻底改变烟叶加工复烤企业的投资管理体制,将烟叶加工复烤业与烟叶种植、卷烟生产分离单列出来,商业公司和卷烟工业企业一律退出烟草加工复烤领域,总公司成立相应专业公司或委托现有相关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烟叶加工复烤企业资产全部上划相应专业公司,实现烟叶加工复烤产业化。

  (二)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加快卷烟工业合理布局。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与发展,烟草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结构布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烟草的特殊体制、行业现状等因素,烟草产业格局还未最终明朗,截至2005年12月底全行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业共44家,生产点55个(含暂时保留的生产点)。姜局长近两年多次指出要进行行业生产力布局研究,在2006年的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优化卷烟工业组织结构,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总体布局目标。如何解决好卷烟生产布局,提高烟草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实力,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已显得更加紧迫。

  在推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企业联合重组、优化卷烟工业组织结构的过程中,以品牌为支撑,通过名优品牌扩张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进一步适度提高生产集中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同时要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及自然地理状况、烟叶种植布局、市场状况、民族区域分布、政治经济等因素,加快实现卷烟工业布局规模化、合理化。积极研究探讨逐步取消暂时保留的生产点的可行性。根据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等综合实力对纳入规划的生产点,做出高、中、低档次生产分工取向的安排,在原已批准技术改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填平补齐。在此基础上以品牌为支撑,通过行政的、市场的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局提出的“10多重点骨干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着力培育商业市场营销主体,全面推进全国卷烟统一市场的形成。

  全行业原有2174家卷烟商业企业,其中省级烟草公司33家,地市级烟草公司314家,县级烟草公司1827家,都有法人资格。烟草行业体制改革推动了烟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以工商管理体制分开为突破口的改革在解决地区封锁、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底全行业已累计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1317家,更加突出了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地位。统一实行电话订货,实现了新业务模式的转换,提高了网络运营和服务水平,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试点的“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要从“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从重点城市向全省范围延伸,从技术层面向政策层面、体制层面延伸,必将进一步促进烟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提高烟草行业市场化水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贯彻57号文件,建立母子公司体制,调整职能,省公司代表总公司对所属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退出经营领域,要从目前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资产经营管理为主转变,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独立地管理和经营企业。在此背景下,地市级公司经营责任集中,经营规模扩大,管理幅度难度增大,因此,要进一步细化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配套措施,促进地市级公司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快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使全行业314家地市级烟草公司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营销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卷烟销售网络,全面推进全国卷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卷烟工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逐步实施中国烟草“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烟草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为中国烟草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中国烟草的挑战,中国烟草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是自身持续发展、应对世界烟草跨国公司竞争压力的需要,也是中国烟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2005年奥驰亚、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加莱赫、阿达迪斯六大主要跨国烟草公司已占去中国以外国际市场70.9%的份额,中国卷烟产量虽占全球卷烟总量的30%左右,但基本都在本土内销售,2005年出口卷烟152.2万支,仅占国内产量的0.78%,占世界卷烟总量的0.26%,涉及卷烟生产企业44家,出口牌号95个,其中来牌加工16个。尽管我们尽了很大努力并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目前主要仍以低层次加工出口交由经销商运作为主,在境外无法作为市场主体直接进行市场运作。参与主体太过分散,量少品牌多,在境外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中国卷烟品牌。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烟草建立起“走出去”的运营平台难度较大。

  因此,要结合制定烟草行业“十一五”规划,以树立中国卷烟品牌为重点,以实现中国烟草的国际化为目标,以整合现有资源为基础,以构建中国烟草“走出去”运营平台为手段,加快制定中国烟草“走出去”的整体战略规划,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跨国经营品牌化,提高中国烟草的国际竞争力。转变思路,创新体制,跳出现有出口加工型的对外格局,探讨组建中国烟草相关对外专业公司的可能性,为中国烟草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体制平台。该相关对外专业公司作为在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海外公司实行母子体制。整合现有资源,将全行业投资境外的卷烟企业全部划归相关对外专业公司,以此为依托统一品牌、属地生产,由其所属境外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运作市场,重点培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在理顺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烟草的国际目标市场和实际情况,进行资本运营,通过购买、联合、合资、独资办厂,完成中国烟草国际化战略布局,努力跻身世界烟草强国之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