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作的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事关我们的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性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新榆林意义重大而深远。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论断为我们指明了“三农”工作的方向。2006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认真实践和探索,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十七大报告确立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完全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榆林的实际。
(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经济总量跨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功不可没。榆林和全国一样,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跃升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十五”期间,全市粮食年均产量98万吨,2006年达到105万吨;二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4元,比2002年增加1023元,年均增长205元。2004年,我市率先减免农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2006年,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51%,比2002年下降5个百分点,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43%,比2002年增长7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738.8万亩,羊子饲养规模达到775万只,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59.6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300万亩。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1.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74%。全市初步形成“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产业格局;四是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2%。200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5%,比2002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市享受免杂费的学生达60多万人。有效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和社会互助活动,2006年市财政投入6000多万元,全市33万贫困人口、40万受灾群众得到救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4.5万农村人口纳入低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六个亮点。一是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建立。重点是建立了投入机制,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5000万元专项资金落实,确立了“万名干部”帮扶新农村制度。二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106个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全部完成,市、县、乡各个层次能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前瞻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普遍制定规划,多数地方规划已完成。三是发展现代农业有了新突破。全面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新农村示范村出现了一批诸如红枣村、养羊村、蔬菜村、劳务村等“一村一品”村,产业立村的特征比较明显。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成效明显。多数地方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通过“几清几改几通”工程,一些村的基本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乡村道路建设成效突出。五是农村民生问题得到关注。各地重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序推进。六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农村典型。如米脂高西沟、绥德麻地沟等一些典型迈出了新步伐,靖边尔德井、榆阳大纪汗等基础好、发展水平较高的先进村,向更高的水平推进。
农业、农村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农村建设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成效,得益于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连续4年出台了四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党的十七大在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体系和支农惠农政策体系,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十七大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任务和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十七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和对榆林工作的新判断、新要求,按照“千企帮带”、“百村示范”、“十村样板”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千企帮带”,就是全市选定1000家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注重实效、互利共赢、项目自选、形式多样”的原则,与1000个农村开展结对帮带活动。通过村企互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及先进适用生物科技产业、传统村落向现代村镇、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三个转变”,实现工业化富民、城镇化带村、产业化兴业。这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工商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拓展,将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百村示范”,就是在继续实施2006年确定的106个市级示范村的同时,2008年全市新安排10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示范村要按照“六个一”的要求来建设,制定一个合理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节约用地的原则,对每个村庄的饮水安全、乡村道路、文教卫生、生态环境等进行合理规划。发展一个特色产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实行一村一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形成一批特色村、专业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一批改造工程。推进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一个公共村场。坚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根据农民居住与活动的特点,建设一个方便村民开展健康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营造一个干净环境。坚持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建立健全清洁卫生制度,营造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种上一片成荫绿树。实施“三个百树”工程,充分利用村道村场、房前屋后和其他空地,多种花果树木,保护好原有树木树林,营造大批绿色生态村庄。
“十村样板”,就是2008年全市打造10个代表新农村不同发展模式、具有综合示范作用、居全省领先水平的新农村样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由点到面发展,精心打造沿交通线、产业带、工矿区、城乡结合部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示范片,逐步实现组团式结合,板块推进。
(三)2007、2008年,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年,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认真分析形势,深入谋划工作,以更高的起点、更准确的定位、更科学的规划、更扎实的措施,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要坚持培育主导产业不放松,推进农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继续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优化特色农业,着力提升草、羊产业,巩固发展枣、薯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发旅游休闲农业。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针对我市大部分区域干旱缺水的特点,大力普及旱作农业集成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农业高效栽培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切实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培育“一村一品”,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形成县有重点、乡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同时要重视发展“品牌农业”。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降低农村人口进城门槛,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实际看,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南北区域差距两大特征十分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和条件。要认真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措施,要贯彻中、省、市有关政策,把市管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财政部分,用于新农村建设。要积极争取中省调整现有财税政策,照顾能源输出地的利益,确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农业问题要从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问题要从加快推进城市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要从减少和转移农民上找出路,树立跳出“三农”抓“三农”的发展理念,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抓住资源开发的大好时机,通过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后续产业,走工业反哺农业、开发带动发展的路子。要加快榆林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市城镇体系建设,以县城和重点镇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规划,稳步整合乡村布局,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要重视城镇产业开发,繁荣小城镇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要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力度,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不单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增收问题,还涉及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党和国家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的实现问题。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收入已经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必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谋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因势利导,加大转移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特别是对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在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在信息和管理上给予指导,建立回乡创业人员和农民双赢的利益机制,引导他们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力等入股,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坚持和推进资金整合,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要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财政持续安排并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协调市级各部门重点支持“百村示范”工程建设。要认真研究制定吸引城市资本、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筹资筹劳建设新农村。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收益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要积极编制申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大力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多方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