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县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fanwen
  滨海县实施了“林业双千万株工程”、“千万株意杨工程”、“林业115工程”、林业45工程以及绿色滨海“五大林带”建设,基本形成了经海堤和大中型河堤绿化为骨架,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点、线、片、网有机结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同时建成规模连片的杨树、杞柳等林业生产基地;实施了废黄河故道沿线生态经济林建设工程、坎振线两侧最远1000米范围内建设生态示范林带;同时实施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在八巨镇建立无公害果品基地,栽植450亩赤穗梨和日系丰水梨;在振东乡实施了3000亩银杏园工程;在滨淮镇和樊集乡实施林农复合经营工程,总面积近20000亩;在振东乡实施沿海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实际造林面积1025亩;在海岸带进行滩涂林网建设工程,营造海堤防护林0.17万亩。总计林业用地21360公顷,林种比例中公益林、商品林分别为34.3%、65.7%。

  2005年计划实施河道防护林带建设,通榆河防护林补植树木不少于1000亩,淮河入海水道防护林带建设不少于2300亩;成片造林计划完成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20万亩。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1)主要目标

  ――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
  ――农业人均纯收入8000元
  ――森林覆盖率20%
  ――水、气、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率40%
  ――城镇人均公用绿地面积12平方米
  ――城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和当地政策

  (2)主要任务

  ①全面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2005年底完成生态县规划的编制,2006年上半年完成生态县规划的评审。

  ②加强对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在省厅的统一指导下,全力搞好特殊生态功能区的调整,加强淮河入海水道及通榆河水源的保护工作;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调整确定后,保护好滩涂湿地资源;大力实施海堤防护工程,防止海岸蚀退;制定重要生态功能区划管理措施,严森在特殊生态功能功区及自然保护实验区范围内新上有污染的项目,限制无污染的项目。

  ③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06年建成市、省级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1个,到2010年使全县的农村环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④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工作。到2010年建成绿色社区10个,创建绿色学校15所。

  ⑤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建设工作。“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县60%的建制镇和建制镇中60%的村达到市级以上创建标准。

  ⑥加强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应充分发挥我县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在原有有机食品基地面积5000亩的基础上力争将我县的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面积扩大到20000亩。

  ⑦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006年上半年着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大力实施循环经济为先导,做好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标志产品认证工作。

  ⑧将县城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优化宁静安逸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在主干道及街巷和水系逐步形成环城绿化带、绿色走廊、大型绿地和城区林带相配套,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绿化体系。积极开展园林式城乡创建活动。

  五、几项近远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东部海洋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建设

  海洋经济生态功能区依托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沿海地区形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生态经济区域。以海洋和沿海陆地、湿地为依托,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盐业、外向型产业、港口物流服务业等,同时注重海洋生态环境和海陆边缘交错区的保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