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大全

农广校2009年农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

fanwen
  (四)认真统计数据,及时上报材料,做好工作总结

  每次技能鉴定完毕,州农广校都要求各县技能鉴定点认真统计汇总本次鉴定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制作需要上报的表册和材料,仔细核对,确保无误。对鉴定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鉴定工作积累经验。

  2009年,全州农广校农职业技能鉴定点共有719人报名参加了培训和鉴定,有672人通过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获取了农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中:男488人,女184人,合格率达到了93.46。丘北县、西畴县果树工中级工培训和鉴定,合格324人。合格人员中按性别分,男148人,女176人为。理论考试平均分71.79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70.75分,合格率为95.01。马关县农机操作工初级工培训和鉴定160人,全部合格。其中:男159人,女1人。理论考试平均分67.5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65.2分,合格率为100。砚山县、丘北县、××县沼气生产工初级工培训和鉴定218人,合格188人。其中:男181人,女7人。理论考试平均分72.8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67.9分,合格率为86.24。

  (五)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难以在农民工中开展鉴定

  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2002年实施以来,多数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参加“三校生”考试的职中学生,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和工厂职工。由于我州属农业大州,经济不发达,培训经费不足,加之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培训费难于承担。因此如果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很难在农民工中开展培训和鉴定,鉴定面难以拓宽。

  2、缺乏地方农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

  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制定了收费标准,但没有把农职业行业特有工种具体分类、分级并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一些省市针对各行业工种制定了地方性收费标准,但云南省没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的具体文件,致使在鉴定收费中出现了困难。

  3、鉴定教材不配套,培训场地不完善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员参加鉴定的工种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农业部多数工种没有统编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与考试教材分离,影响了学员的考试成绩。各鉴定点培训和鉴定场地条件设施不完善,当培训和鉴定人数多时往往要借用协办单位设施和场地,制约了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全州计划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300人,为顺利完成鉴定任务,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按照“多一项技能,多一本证书,多一条就业出路”和“培训一个专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实际,选择不同的工种和等级进行培训及鉴定。特别要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和鉴定,使农职业鉴定工作辐射到农村,使青壮年农民受益。培训经费由学员出一点,各级政府配套一点,在农村组织青壮年农民工培训和鉴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各县农广校继续深入职中、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系统及农村开展招生宣传,积极组织学员报名,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二)鉴定工种与培训教材配套,完善鉴定点设施条件

  根据不同工种,尽量选用与本专业内容相近的教材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尽最大努力,逐步完善鉴定点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建设,把传统教室升级为多媒体培训教室,健全鉴定所需的设备。

  (三)精心组织,严格考核

  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程序》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密布置。鉴定前要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鉴定实施方案,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做到计划早制定,措施早落实,确保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