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三基”工程,强力推进“三项”建设
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部党委审时度势提出的新一轮“三基”工程建设思路。
(一)向警务信息化的最前沿迈进,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警务信息化是形势所迫,公安事业发展所需,第一,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理念,关键在实践,必须把解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要让“不会信息化的民警就要下岗,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就要让位”成为全警共识,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要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部署,按期完成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违法犯罪信息采集的各项阶段性任务目标。第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技术,重点在机制,必须把突破技术难题与强化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瞄准警务信息化的最前沿技术,力争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防止在硬件建设、平台建设、系统建设上留下技术漏洞。
同时,必须围绕信息指挥棒配置警务资源、开展警务活动,以信息化引领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集约化、高效化的决策指挥机制;以信息化引领勤务运行模式的变革,建立精确化、一体化的打击防控机制;以信息化引领服务方式变革,建立网络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机制;以信息化引领队伍监督方式的变革,建立规范化、长效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改变警务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之间的“两张皮”现象。第三,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应用,根基在基层,必须把强化条线推进与提高应用水平结合起来。要紧紧抓住全警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百日会战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加强应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第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在于信息资源,保证在于求真务实,必须把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和如实立案统计结合起来。坚决打好全警信息百日会战,特别是违法犯罪人员和指纹信息采集,在管理、防范、控制、打击等日常警务活动中随时搜集、随时录入情况信息,为信息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二)向执法规范化的高标准迈进,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一是要建立源头预防体系,以管理制度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要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完善防止随意执法的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各执法岗位的职责要求,为执法工作提供法律上、制度上、规范上的保障和支持。二是要建立监督制约体系,以公安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年内要完成“网上执法与监督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以流程管理、实时监督为主线的监督制约新模式。三是要建立考评奖惩体系,以考评经常化保证执法规范化。要重视信访工作,逐步实行信访部门对执法质量考评一票否决权。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群众举报控告的、新闻媒体曝光的、上级机关交办的、司法机关确认的以及其他机关移交的有错误嫌疑、依法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个案,要及时立案调查、依法处理,坚决纠正执法过错,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促使领导和民警自觉依法办事。
(三)、践行民生警务,创建一流和谐的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实施民生警务,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大局,事关公安事业兴衰成败。必须加大实施民生警务,努力构建一流和谐警民关系。
(一)坚定民本理念创和谐。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叫响、做实“万民民警进万家”活动,我们不仅要办好群众高度关注的大案、大事,更要办好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的“小案”、“小事”;不仅要追求破了多少案、抓了多少犯,更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是否提升、对公安工作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对警务工作的评判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
(二)提升服务能力创和谐。政治处要制定具体培训计划,把群众工作能力培训作为落实“三个必训”(首任和上岗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的实战必训)制度的重要内容,按照“三懂四会”(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的要求,分期分批对全体民警进行轮训,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要加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培训,切实提高特殊状态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深化社区农村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前移、全县警务室覆盖率达到100%。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三)坚持警民互动创和谐。把万民民警进万家活动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护民权”主题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要真走实访经常到群众中去,要通过走访群众、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定期组织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我当一天民警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活动,进一步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