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务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整合职能与职责,全县商贸工作紧紧围绕“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一主题,打开了商贸流通工作的新局面。
一、“十一五”规划回顾
1、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1.6亿元,年平均增长15%,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2%以上。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2、市场培育体系渐趋完善。在全省率先完成我县《2004-2020年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继楚江路商业步行街、楚江市场、站西路市场开市以来,农资大市场、新街口农贸市场、麒麟街农贸市场相继开市,东城农贸市场正在规划新建,商贸城拟定改造升级,东城物流中心已完成了项目规划、项目评审、项目报批等各项基础工作,项目推介及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东风,我县率先成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首批试点县,已在全县20个乡镇布建日用工业品、家电、农资等各类“农家店”292家,农村市场网络日渐完善。健全的市场流通网络使我县商品流通更加顺畅、便捷、合理、高效。
3、新型商业流通业态迅猛发展。“十一五”以来,随着个体私营商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品牌连锁店、加盟店等各类专卖网点已达230余个,特别是各类国内外知名高档服装、鞋帽、家具等专卖店纷纷登陆石门,抢占商机,在积极引导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味及生活质量同时,极大地活跃了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前,社会商业、服务网点已达11830家,新增商业、服务业网点营业面积43800余平方米,市场网点面积由2005年的11.4万平方米到2009年增加到15.8万平方米。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流通业态发展态势良好。
4、餐饮住宿服务业不断扩容提质。新思维、新品味、新开发带来了新消费。随着我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中国XX(石门)柑橘节的推介升温,来石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商务淘金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多,国际大酒店、佳美年华、喜来乐、兰园等星级、准星级大酒店顺势而动,以改造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突破口,同时,配套餐饮、茶吧、康乐、足浴、休闲等服务项目,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江鱼馆等农家乐以其独特的集吃、娱、垂钓、游乐、采摘于一体为亮点,成为了城区消费者节日度假、朋友聚会所亲睐的场所;璞谷人民公社返古归真,融丰厚的土家历史文化底蕴,集天然石雕、石刻、岩画等文化创意为特色,打造成为石门旅游链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华电周围九州共和、江南开元、金堆、帝豪等一大批酒肆茶楼、娱乐休闲群落,以其舒适典雅、经济实惠为特点,成为城区不可或缺的理想消费场所。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扩容提质,使我县在承办大型节、会方面具备了较好的接待能力,对拉动我县旅游业发展,服务县域经济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5、外贸经济发展来势较好。在“项目建设”、“工业强县”战略拉动作用带动下,农产品流通加工优势项目纷纷落户石门,盛节节高、敦成等龙头企业成了我县农产品加工、出口的中间力量,在出口产业结构上,初步形成了针织品加工、连杆生产、保健酒加工、柑橘、茶叶出口的多种格局。
二、“十二五”规划初步构想
1、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惠民商务”为主线,不断创新商务工作机制,突出以商招商,强化东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市场功能配套;以全面激活农村市场消费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通过强化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和城区商业圈建设;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培育新型服务行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酒类、定点屠宰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2、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84亿元,年均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8%;升级改造商贸城,新建东城农贸市场,东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前三年内完成1.5亿元投资计划,配套完成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企业、市场”的功能定位,未来五年,新增商业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新增社区便利店100个,中心城市商业圈扩容面积1万平方公里,实现生产服务行业与生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满足城乡人民需要的市场体系、城乡一体化体系,改革和完善服务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市场监管和服务的长效机制;扩大自营出口份额,在“十一五”期间500万美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翻两番,争取实现自营出口2000万美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