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是个老话题,但也一直是个新话题。现在,煤炭价格有所回升,但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奋起转型,利用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坚定地走出“煤炭市场好时转型没压力、煤炭市场不好时转型没能力”的循环。
五、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是当代之功业,千秋之德政。如果吕梁山更青了,水更秀了,天更蓝了,那么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就太丰富了!我们要用五年的时间,让这种向往变成现实,这优化的是人的空间,也是产业的空间;是生活的空间,也是发展的空间。
全面提速造林绿化。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用五年时间坚决完成400万亩宜林荒山和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造林绿化,全面改善山上九县生态脆弱面貌。按照大苗成林、随地就势、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的要求,尽可能选用本土树种,用今秋明春两个植树季,完成13个县市区主城区可见山体5万亩荒山的绿化,快速改善主城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坚持以生态建设统筹脱贫攻坚,鼓励组建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广泛推广运用政府购买式、合作式等多种造林模式,实现贫困群众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完善造林绿化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利用 PPP 等投融资模式,投资林业、发展林业、开发林业。以县市区为单位,落实造林绿化任务、资金、土地、工程实施、政策等,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划出专门地块,提供适宜树种,提倡以家庭认购、家庭劳动的方式栽植“家庭亲情林”,让种树记录每个人成长和每个家庭值得纪念的每个瞬间,让种树成为吕梁人的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情怀。让吕梁不再有荒山、不再有荒地、不再有荒坡、不再有荒沟,让吕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吕梁。
大力开展兴水治水。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推进中部引黄县域供水配套水网工程,新建一批中小型水库,争取上马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形成覆盖全市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河流整治、节水灌溉、节水示范园区等水利项目,五年时间治理面积2500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70%。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按照政府主导引导,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多元化社会化投资、山坡沟域立体开发的思路,对全市千余条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进行开发式整治,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原则,采取承包、流转、拍卖、入股等形式,引导市场各类主体参与造林绿化、治沟造地、生态修复,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探索成立水投公司,扶持民营水利发展。推进工程产权、农户水权、农村水利设施经营权改革,建立和完善水权交易平台,探索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全面支持县、乡、村恢复和重建农建水保专业队,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水利建设,为群众参与水利建设搭建平台。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我市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环保意识和措施不强,不少区域环境承载力超标,城、乡、村水源污染严重。要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到2020年,吕梁市区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其余12县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解决老百姓身边小河小沟、城市水体黑恶臭问题,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35%以上,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以中心城区、县城和工矿型中心集镇为重点,开展“两高”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脱氮改造,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燃煤烟尘、道路扬尘、秸杆焚烧以及城市建筑垃圾、汽车尾气等污染治理力度,支持条件成熟的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厂,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费量和污染物产排量。完成重点生态功能区、敏感区、脆弱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开展矿山生态环境分区分级保护,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完善环境监管治理机制,从严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严格考核问责,实施“一票否决”,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失职追责”的环保工作新机制。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
标签: